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4086 5
2014-08-05
这学期学了《概率论与随机过程》,这门课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门数学课,不如说是一门哲学课。
从最开始看数学史的时候,就对概率论有一些疑惑,感觉概率玄之又玄。不过后来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让我真正眼前一亮,许多关于疑惑便由这本书产生,至今仍未解决。
疑惑只有一个,概率能否真正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这个问题显然是不能的,但是,这就牵涉到一个运用界限的问题,哪些领域用概率是合理的,哪些领域用概率是行不通的?
目前我的看法是,几乎生活中所有的事件都无法运用概率的方法去解释。
无论是股票的涨跌,地震的产生,火山的喷发,恐怖的袭击,争吵后的分手等等。
我们平时生活中碰到的不确定事件,一般可以由三种方法去表示,先验概率,后验概率和风险。
先来看先验概率,先验概率是指根据以往经验和分析得到的概率,它是否一定准确?我们看到一个正六面体的骰子,感觉上每一个面都是六分之一,但是我们无法知道它有没有被做了手脚,同样一个例子,小明面对一座山,我们被告知他要么上山,要么下山,从远处看,有两个事件:小明上山、小明下山,各占二分之一,但我们近处看,却看到上山有两条路,下山有一条路,于是我们明白原先的那个先验概率的推断是错误的,小明上山的概率应该为三分之二,下山的概率应该为三分之一,但就当我们以为发现了真理而沾沾自喜时,其实山的后面还有一条路,而这条路,只有小明自己一个人知道。小明这个例子表面上看很简单,但却是这个社会一些事件抽象出来的影像,比如拍卖的合伙抬价,股票的暗箱操作,赌博等等,总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信息,在这种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作为信息弱势的一方会面临着被剥削的危险。
但有人说,他们同意先验概率不可靠,所以他们才用后验概率,经过反复的试验,最终的频率趋向于概率,这样总能知道概率了吧?这样看似没有问题,而且大数定理确实在独立重复试验中可以真正解释,但是又引发一个问题,我们生活中究竟有多少可以用后验概率的模型去解释?如果要严格的去说,根本没有,因为它们不可能是重复试验,时间就不同何来重复,而要证明它们完全独立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我以为是不可能的。但世界上人总结出的规律一般来说不要求那么严格,在实用主义者看来,只要能指导实践的就是科学,所以在比较宽松的要求下,概率确实能在一些领域指导事件,而且一般是对的,比如制造灯泡的流水线。
但是,让我们想一个例子,我用手指着一栋房子,我需要你告诉我,这栋房子倒塌的概率是多少?
这栋房子倒塌的概率是多少?
我们总有种感觉,这样的概率算不出来,甚至会觉得,这种概率根本不存在!因为这个房子独一无二,里面住的人,地理位置你也无法复制,无法通过后验概率去进行多次的独立重复实验去用频率等于概率的方法去做吧?
但这些事件,比如金融危机的爆发,恐怖袭击,许许多多,往往都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事件,往往牵扯到上百万人的性命,让人更讽刺的是,现在社会上的许多精算师,他们通常是运用概率的高手,但他们却去用生命模型去计算人去世的时间而赔付金钱的保险问题。他们不关注上百万人如何活,而去关注他们如何死,用研究这些人的死去获得利益,这个是否符合道德值得我们去反思。
概率,或许只是数学上思维的游戏,如果真正要用到实际中,就需要一些假设加以约束,波普尔说科学在于可证否性,如果这些假设被推翻,或许概率的运用要进行一场巨大的变革,概率,在我看来,仅仅只是纸上逻辑推导是永恒的,而真正被人们用到实践中就存在着争议和谬误,而且是人们自诩为理性运用的时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6 09:48:19
楼主想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6 16:45:37
有点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7 01:18:02
lovealljinan 发表于 2014-8-6 09:48
楼主想多了——
嘿嘿~闲着没事就喜欢乱想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7 11:50: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28 13:24:39
感觉应该是没有理解概率的真正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