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鹏 发表于 2014-8-9 00:39 
又在抄书。
劳动凝结、劳动死了、劳动固化、劳动物化,这些是需要证明的,否则,就只能是一种文学式的比 ...
呵呵呵~!逗比了不是!比如说《资本论》这本书凝结了老马的劳动,这需要证明什么?证明《资本论》是不是老马写的吗?劳动推动材料变成了产品,产品一经形成,劳动也就结束了、过去了,那么,这种产品中不也就同时凝结了劳动者的心血或者劳动吗?你想证明什么?证明有些物品不是劳动产品吗?那跟我谈的有什么关系?
任何商品都有两种意义上的质,一种是自然意义上的质,另一种是经济意义上的质。自然意义上的质有些是人力推动材料形成的,比如刀,还有些是天然的,比如陨铁。自然意义上的质如此不同,比如刀、衬衣、麻布等等,这些自然意义上质的多样性展现了物质存在的多样性。我们研究考察一个事物首先要把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也就是要区分它和其他事物的质的不同点,否则这种考察时无法进行下去的。事物自然意义上的质是无法把作为普通产品的事物和作为商品的同一事物区别开的。因为一件物品,不论该物品是作为满足自身需要的普通产品还是作为用来交换的商品,它在自然意义上的质都有一样的。衬衣不论用来自己穿还是用来出卖,衬衣还是衬衣,前者后者在自然存在上没有任何区别。这样一来,商品成其为商品的原因,商品的质就不能在商品的自然存在的领域中去找根据,只能在它们的社会存在的领域中去寻找根据。自然物品是不会自行连接成社会并组成社会关系的,只有人才能把物按照自身的社会关系连接起来。这就是说包含在物中的人的力量,才是形成物的社会存在的原因。商品从形式上看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但是,根据刚才的分析,把物与物连接成社会关系,并使物具有社会存在的是人的活动,而在商品生产中所包含的人的活动只能是劳动,所以商品的质(马克思称为价值)的来源就由此限定只能在劳动的范围内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