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华尔街评论原创财经网授权转载本文,共同支持原创财经
华尔街评论讯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当时泰铢暴跌,引发区域性的市场崩溃。历史是否会重演?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也难怪,亚洲形势似乎一片大好,该地区经济快速增长、金融系统不断强化、透明度不断改善,并累计上万亿美元的外储。然而,亚洲现在正面临三大风险:美联储缩(FED)减量化宽松(QE)规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家庭债务爆炸式增长。
美联储缩减QE以及中国经济放缓已获得大家的关注,但亚洲的家庭债务问题值得我们更多的检视。
泰国的债务上升迅速,承销标准宽松而不良贷款不断增长。牛津经济研究院在一份新报告中警告说,很多亚洲国家都存在类似泰国的问题。
此外,过去6年,金融政策方面保守的新加坡的信贷疯狂增长,甚至超过美国次贷危机前的增速。
许多亚洲国家现在的私人债务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0%-200%。这些国家包括高收入组的澳大利亚、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还有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即便是债务水平较低的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债务上升的轨迹也是一大麻烦。
牛津大学经济学家Adam Slater警告称,这样的债务激增通常带来不好的结果。
汇丰银行(HSBC)亚洲经济研究主管Frederic Neumann表示,相比债务的绝对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增速。亚洲经济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健康,甚至可能继续增加债务来支持增长。
而当杠杆超过1997年崩盘前峰值时,市场很可能会大幅回调。
乐观主义者认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在亚洲,因为亚洲人经常是更加谨慎,且较多进行储蓄,但Nermann认为这并不一定。
债务让亚洲暴露于金融冲击和经济变化的风险之下。任何造成不稳定事件,包括美联储过度紧缩、欧洲大陆再次发生动荡、中国信贷紧缩、油价大涨或者日本债市危机都可能将亚洲推向危机边缘。

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中国对经济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刺激,帮助支撑整个亚洲的增长。中国的刺激很可能会成为该地区的困扰。
假如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或出现巨大的债务违约,将对全球产生影响。这同样适用于美联储的QE政策,超低的美国利率让资本涌向了亚洲,推高了私人债务比例。
中国央行(PBOC)8月1日警告称,信贷和货币供应增速过快,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承诺解决中国的信贷泡沫。
坦率地说,亚洲的情况并不算最糟糕,希腊和葡萄牙以及最近出现债务违约的阿根廷的情况更加糟糕。但Slater警告称,债台高筑所带来的风险已足以对亚洲构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