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下的歌 发表于 2014-8-7 22:22 
房地产的与余额宝缺乏实质性的关联,余额宝的收益率与宏观经济相关,而房地产又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余额宝本身来讲,这不是金融创新,是一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思维和融资方向的创新,最大的优点就是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实现财富所有者的时刻监督,财富所有人可以及时参与,透明性变高,时效性更好。从产权上给予了财富所有者最大的尊重。但它本质上依然一种理财产品,只是不走银行渠道等金融渠道,所以他的投放去向依然是高利润领域,金融危机后的高利润领域限于基建投资和房地产,但11年四季度开始,大量投资负效应凸显,产能过剩,加上高铁反腐,基建这一块就不行了,只剩下房地产可以投资,这也是那一段时间理财产品疯狂发展的时期。余额宝成立于2013年8月份,这一时期,房地产业依然红火,作为货币基金,商业银行成为余额宝的基金托管方,在6.29"钱荒"之后,余额宝集聚的大量资金迅速流向银行,这一点有一篇报道就关于浙江的中行分行一位中层就承认,余额宝大量资金集中在银行手里,因为资金数额大,作为大客户,阿里方面就可以签署高收益协议(这个是银行默认的规则)。可能是马云的信用太好,或者说是现在投资渠道太差,国人被银行的低利率坑的太苦了,国人太热情了,余额宝资金量滚雪球似得放大,超过一千多亿,而这些钱之前一部分是以银行存款存在,也有大量的零花钱,也就是手头钱(因为余额宝便利,随时可取,还可购物),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造就的是房屋大量开工,存货大增。可以说,余额宝聚集资金的速度太快,出乎预料之外,打破旧有货币流通平衡,这也是哪位商务部叫兽抨击余额宝扰乱金融秩序的原因。但由于经济实质性下行,购买力下降,再加上中央反腐一笔高过一波,贪官吐房,当然加大保障房、公租房建设,整个社会迅速形成房价下行的预期。房价惨淡,反过来也影响余额宝收益。
ZF人为控制形成高地价早就高房价,预期、炒作还有刚需推动房地产繁荣,反过来又推高地价和租金,拉高运营成本,整体性宏观供给受影响,但最大影响却是供给结构失衡:影响基本生活得公共产品供给相对降低,商品房等投机性产品超额供给。工资性收入降低作为中国经济一种常态存在,事实上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储蓄又被投入投资领域,进一步削低实际工资,恶性循环,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萎缩。前期积累过量货币供给超过当期货币需求,出现供过于求。
可以说,余额宝激活了大量闲散资金和“死钱”,变相增加货币供应量,但是由于中国房地产畸形发展在遭遇经济增速下滑和激烈反腐,形成的保守预期,卡死住房这一最大消费,是的货币流通速度剧降,大量货币需求被锁定,利率下降成为定局。利率下降,收益降低。某种程上说,余额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不是宝宝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