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讨论学术研究如何能红起来,不适用于分析大部分现在在中国红火的经济学家
基于我浅薄的经验和所阅读过的经济学的最新的文献,我总结了以下几条能使您的经济学研究快速红起来,值得说明的是:此经验不确保您的研究一定能红,此经验不准备也无法囊括所有能红的途径:
1. 发掘出与经典经济学理论的预测不合,或者与人们、学者常识不符合的可靠数据(已经存在的,图书馆就有的),然后思考该数据背后的经济学解释,进而提出您的新的理论和观点。
代表人物: 张五常
事迹: 他在UCLA读博士写论文时找不到题目,偶尔间在图书馆找到台湾农业改革的政策和数据。发现在国民党ZF农业改革中,地主占农业产出的比例被限定在37.5%,此举本应打击地主的积极性,造成农业产量下降,但是数据表明:台湾的农业生产在改革后有了显著地提高。
成果:他写出了 Theory of Share Tenancy. 红了。
他的11个朋友都获得诺贝尔奖,他还在等待。
2. 将原本不属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移植到经济学的研究中。并解决该方式水土不服的问题。
比如说:将医学中的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s(随机对照试验)运用到研究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的问题上。
代表人物:
Esther Duflo (MIT)-发展经济学
Raj Chetty ( Harvard) –公共经济学
事迹: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很难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以前的研究也基本集中在理论层面。但是Duflo 和Chetty却将科学实验的精髓搬到了经济学中。Duflo在印度的研究中心将穷人随机分组,并测试不同的扶贫政策对一系列指标包括教育程度,医疗健康的影响。
Chetty 则是研究美国ZF已经开展的一系列政策和它们相应的对照影响。比如讨论给失业者的补助是否会延长这些失业者在家待业的时间。如果补助反而降低了失业者的就业积极性,那么美国ZF的失业补助政策就值得重新设计。刚好美国有些州采用了失业补助政策,有些州没有。这就是一个极好的,极科学的样本讨论政策的有效性。
成果: Duflo & Chetty是美国经济协会最高奖 JohnBates Clark Medal的获得者,历史上该奖的获得者中40%的人在有生之年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3.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多方的合作,发掘出新的数据(自己整理的,须和第一条红的途径区分开来)。
代表人物: Thomas Piketty 法国经济学家,Capitalin the 21st Century 作者。
事迹: 诺奖得主Kuznets的理论认为:经济体在增长的过程中,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大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服从一个钟型的趋势。简而言之,社会不公平先升后降。 他在1960s 预测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会持续下降。
遗憾的是,Kuznets只有1900-1950的数据,后面的结论是他自己推论出来的。没有数据支持。
Thomas Piketty整理1950至今的数据, 得出了社会不平等从1950以来持续增加的结论,推翻了Kuznets的预测。
成果: Thomas Piketty的书 红遍全世界,他也被认为是诺奖的有力竞争者。
4. 研究一个新的社会学中的领域或者话题。比如:媒体,心理/行为,毒品etc.
代表人物:Matthew Gentzkow,George Akerlof . 和基本任何一个经济学诺奖得主。
事迹: Gentzkow 研究的是信息时代电子传媒的经济影响。
Akerlof,深刻揭示了北美二手车市场的尔虞我诈,欺骗消费者行为的机制和形成原因。
Steven Levitt:深刻揭示了在美国贩毒的危险性,和贩毒集团光鲜外表下寂寞和无奈。
成果: Gentzkow: 2014John Bates Clark Medal
Levitt: 2003 JBC Medal.
Akerlof: 诺奖
研究近来经济学研究是如何红起来的可以揭示经济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和趋势:
1)理论经济学家的时代已死,Samuelson/ Krugman的时代已经过去
2) 实验派,实践派的时代已经开始
3)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掌握最新最全的数据,能使用各种数据分析软件已经成为经济学家的必备条件
4) 个人英雄主义已死,合作称王,人际交往和跨界合作的能力是经济学家独领风骚的加速器。
个人观点很多并非原创,欢迎大家拍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