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华尔街评论原创财经网授权转载本文,共同支持原创财经
华尔街评论讯 楼市问题——中国经济最重大的风险因素——可能正变得更加严重。一些开发商不愿降价,或将导致房地产市场待售存量膨胀。
供大于求的进一步恶化可能影响到本已拖累中国经济的新屋开工,并抵消当局通过政策松绑刺激楼市复苏的努力。
中国上半年商品住宅销售额同比下滑9.2%,2013年全年为同比增长26.6%;上半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6.4%。开发商的应对之策就是推迟开盘和打折促销,此外还有零首付和回购保证等促销手段。
咨询公司三六五网表示,在南京,九个原定上半年开盘的房地产项目推迟到今年晚些时候。
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中介机构的母公司中原集团的数据显示,21个大中城市7月份新开盘面积环比减少25%。
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中国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已完工的公寓楼项目迟早要上市,潜在购房者会继续盼望价格下跌,尽管政策有调整,但楼市弱势未改。”

国泰君安驻深圳的分析师余立峰指出,上半年开发商推迟开盘的现象非常普遍,因为在需求疲软、信贷吃紧的环境下,前景不看好。
他说道:“增加供给会不会导致下半年房价下跌?肯定的。”
根据彭博汇总的深圳世联行的数据显示,中国20大城市待售新建住宅存量增长,平均需要23个月才能消化完。ZF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长25%。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在上周的报告中称:“如果未来的房地产需求更多体现在去库存上,而非新增供给上,房地产建设活动也将显著放缓,”
在中国,开发商需要得到地方ZF许可才能预售住宅。中原集团汇总40个城市的数据显示,7月份商品房获批预售面积环比下降大约7%。
中原地产驻上海的研究主管张海清表示:“开发商一直没能积累足够的客户兴趣,因为买家依然在等待降价,他们也担心价格调整太大可能增强购房者的观望心态,因此他们选择少量放盘以试探市场需求。”
统计局将在8月18日发布7月份房价数据;6月份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有55个城市房价环比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