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华尔街评论原创财经网授权转载本文,共同支持原创财经
华尔街评论讯 近期包括前大摩经济学家罗奇、印度央行行长拉詹等纷纷发出警告称,全球金融危机可能会再度袭来。“金融危机”这一可怕字眼再度回荡在市场上空。在此华尔街评论网站也将08年这场金融危机期间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揭露出来,看似不可一世的华尔街投行——尤其是侥幸存活下来的哪些投行究竟如何度过了当时“生不如死”的黑暗日子。
时值2008年9月份,金融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就是在此时,华尔街投行巨头摩根士丹利的司库David Wong向美联储描绘了一幅潜在的“黑暗”景象。
Wong警告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摩根士丹利将至少需要从美联储获得100亿美元紧急贷款。到了9月底,真实情况就变得比Wong描述的还要黑暗10倍。
摩根士丹利到底从美联储借了多少钱?彭博新闻社根据《信息自由法》以及法庭指令和国会行动披露的数据汇总显示,总额是1,073亿美元,在美国所有银行中居首。
摩根士丹利的借款金额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所有银行从美联储紧急贷款总额的两倍,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公布的文件显示,在对冲基金两周内从大摩抽走1,281亿美元资金之后,摩根士丹利从美联储借款的金额也达到顶峰。
第一份对美联储紧急贷款操作的全面分析揭示出,由于机构经纪子公司遭到挤兑,摩根士丹利曾经几乎用尽最后一美元现金。
机构经纪子公司为对冲基金交易提供交易融资,并为他们保管现金和证券。
美联储的巨额贷款还表明,摩根士丹利和其他银行严重依赖这些对冲基金的账户来获得资金,即便客户完全可以在临时通知后即撤销这些账户。
曾担任标普分析师、并在金融危机期间跟踪过摩根士丹利的Tanya Azarchs说道:“这些存款就像热钱一样,可以在瞬间四散逃命。”
他声称,摩根士丹利从来没有意识到,对冲基金会如此的惊慌失措。
彭博新闻根据美国政府对超过2.1万笔交易、长达29,346页的记录文件,统计得出了摩根士丹利从美联储的贷款数字。
这些数字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得以窥视华尔街金融机构与对冲基金之间那些秘密、利润丰厚却又高度风险的交易。
摩根士丹利从来没有告诉投资者从美联储借了多少资金,即便其贷款金额在美联储1997年提供紧急贷款的历史上创下新高时,该行也依旧守口如瓶。
总部在纽约的花旗集团资产规模是摩根士丹利的两倍多,其在金融危机期间从美联储获得的贷款位居第二,2009年1月份时的余额为995亿美元。
当摩根士丹利从美联储的贷款额达到最高峰时,2008年9月29日,该公司报告称流动性“强劲”,丝毫未提其所需现金已经完全维系于政府提供的救生索。
摩根士丹利和其竞争对手们,比如高盛、摩根大通、花旗和瑞士信贷,都不披露对冲基金的资产余额,股东们在这方面所能依赖的只有监管机构。不幸的是,监管机构此前也未能有效控制这一风险。
曾经在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的投资者技术顾问委员会任职的Adam Hurwich说,这一问题上仍然在暗箱操作,他们不透露任何信息,让人能够判断出是否有任何改变。
机构经纪商向对冲基金借出证券,后者通过抛售这些证券来进行做空交易,期待在此后以更低价格买回。机构经纪商同时也提供保证金贷款,供对冲基金买进股票。作为交换,对冲基金通常将现金和股票保存在机构经纪公司为其设立的账户内。
曾在AllianceBernstein LP担任研究部门主管的Frank Suozzo说,很少有分析师完全了解,经纪公司有多么依赖对冲基金的账户余额来作为其资金来源,
Suozzo表示:“机构经纪曾被看作一项相当稳健的业务,因为向对冲基金提供的融资实际上并非经纪商流动资金的一部分,因此,假如客户抽走资金,普遍的观点是经纪商的资金并没有借出去,现金仍在那里以供交接。然而,这种理解并不完全正确。”
Azarchs说,在她为标普跟踪摩根士丹利的那些年,从来没有听到有管理人士讨论这些资金可能会蒸发掉的风险。
雷曼兄弟破产使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该行冻结了其伦敦机构经纪子公司所持有的至少650亿美元资产。
根据一份报告显示,对冲基金从中得到教训,不要跟有倒闭风险的银行打交道,因此他们迅速将资金从摩根士丹利撤出,因为该行被认为是雷曼兄弟之后风险第二高的券商。
对冲基金大多是非上市、接受监管程度低并且没有评级的投资资金池。为了提高投资回报,除了运用自有资金之外,他们往往还从华尔街投行的机构经纪部门借入股票和现金进行投资。
摩根士丹利前司库Brad Hintz透露,在金融危机之前,机构经纪是摩根士丹利盈利能力最强的部门之一,每年至少创造收入20亿美元。
假如要求机构经纪商保留更多现金以防范对冲基金撤资,那么该业务的盈利能力必然会受到伤害,因为现金和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变现的美国公债回报率低于持有较高利率的贷款和债券。
2008年7月份,摩根士丹利在一份监管文件中表示,其政策旨在“确保各种市场环境下的充足资金。”
根据该文件,该行的紧急状况应对计划假定的是市场在一年之内可能出现较为持久的流动性紧缩。摩根士丹利当时手头的流动性资源包括一份从多家银行获得、可在紧急状态下动用的50亿美元信贷安排。
文件显示,截至当年8月底,摩根士丹利流动资金有1,790亿美元。根据彭博新闻的数据,2008年8月31日,该行未偿还的美联储贷款为20亿美元。
根据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的内部报告,到9月29日,摩根士丹利的流动资金骤减44%,剩余998亿美元。彭博数据显示,此时该行未偿还的美联储贷款达到1,073亿美元。
在9月29日有关财务状况的新闻稿中,摩根士丹利没有提到美联储贷款。两周后,在另一份文件中,该行披露,“美联储当前政策使融资和流动性来源增加”令该公司获益,但具体数字仍未透露。
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公开的电子邮件显示,摩根士丹利现金消耗速度之快让纽约联储的工作人员感到震惊。
2008年9月15日夜间11:05,纽约联储的银行监管官员William Brodows向同事发出电子邮件,称当时担任大摩司库的Wong和其他两位管理人士当晚曾向其家中致电。Brodows写道,他们希望“表达忧虑,因为当天晚间,摩根士丹利出现了机构经纪账户资金外流的状况。”
摩根士丹利高管们当时已经开始评估使用美联储一级交易商信贷安排(PDCF)计划的可能性。美联储在2008年设立了PDCF计划,向无法从美联储贴现窗借款的证券公司提供紧急资金。
Brodows写道:“在他们假定的‘糟糕’形势下,他们认为动用PDCF的资金可能会增加到100亿-150亿美元。”
第二天早上6:59,Brodows和纽约联储职员再一次收到了对摩根士丹利局势的忧虑,这一次是当时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担任助理主管的Matthew Eichner。
Eichner发来邮件说:“毫无疑问,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机构经纪业务出现了某种资金大幅外流的情况。形势不容乐观。”
情况很快变得更加糟糕。当晚10:18,纽约联储的一份《一级交易商现场报告》指出,过去两天,对冲基金从摩根士丹利的机构经纪业务抽走现金200亿美元,导致其母公司流动资金池的规模降至1,060亿美元,减少230亿美元。
两个小时之后,9月17日午夜12:30,时任纽约联储副主席Til Schuermann将上述报告转发给Brodows。
他还写道,按照摩根士丹利假定的“灾难性局面”,“他们预计机构经纪业务两周内将损失215亿美元资金,而不是两天!”
摩根士丹利股价当天暴跌24%。时任首席执行官的John Mack向全部46,000名员工发出的备忘录称,“我们公司股价的波动不合理...市场已经被恐惧和传言所控制,做空人士正在打压我们的股价。”
他补充道,摩根士丹利已经与时任财长保尔森以及当时的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Christopher Cox就此问题进行了磋商。
他重申,截至8月31日,摩根士丹利仍握有1,790亿美元流动资金。他没有说的是,当时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1,177亿美元,而且是在该行又从美联储贷款385亿美元的情况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