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货币作为生产的目的也是两极分化的原因的原因!
——我对《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看法(8)
科学告诉我们,人和动植物一样都是生物,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人的身体就是细胞体,人的生命活动就是细胞的不断分裂的活动。细胞是自然界中的原子,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通过自然界提供的能量不断分裂的,通过这种分裂的活动,产生了人的身体的器官,并在自然界中永恒地延续着人的不断循环的生老病死!换句话说,人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土地!
“土地是一个大实验场,是一个武库,既提供劳动资料,又提供劳动材料,还提供共同体居住的地方,即共同体的基础。人类素朴天真地把土地看作共同体的财产,而且是在活劳动中生产并再生产自身的共同体的财产。每一个单个的人,只有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一个肢体,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才能把自己看成所有者或占有者。”没有土地,就没有人类!没有土地,就没有人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也就没有劳动!没有土地,就没有人类的生产资料,也就没有生产!人类和一切动植物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产物,靠自然界活着。一切动植物对于土地是共同所有的,那么,人类自然对于土地也是共同所有的!无论从历史上说,还是从现实中看,人类都要靠土地生存!在土地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任何个人、任何团体、任何组织(包括民族、阶级、公司、国家、等等)都没有任何权利,说这片土地是我的!都没有任何权利剥夺个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占有权!
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以来,人类之所以出现了两极分化,就是因为产生了雇佣劳动或者说异化劳动。之所以产生雇佣劳动或者说异化劳动,是因为劳动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的分离,这种分离导致了劳动者丧失了土地!丧失了劳动的客观条件,变成无产者!既然土地是每个人的生存条件,那么,把土地还给每个个人,就是人类解放的唯一诉求!换句话说,就是全世界所有的城市市民,都有权利占有自然界分配给每个人的土地!每一个单个的人,只有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一个肢体,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才能把自己看成所有者或占有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呼声是:为了生存不再做雇佣劳动者,联合起来!把土地还给我们!
现在的问题是,人类的雇佣劳动为什么能从个别的现象,发展成普遍的现象?为什么能从个别的乡村城市,发展到一个国家?为什么能从一个国家发展到全世界?根本的原因是,货币所有者把货币作为资本使用!什么是资本?恩格斯说:“资本是什么,是一宗货币,这宗货币变成为商品以便再变成比原先数量更多的货币。”通俗地说,资本就是在商品经济环境中用钱赚钱的活动!
历史的事实是,当劳动同劳动的客观条件分离以后,一方面劳动者丧失了劳动的客观条件,变成一无所有的无产者阶级。另一方面,所有客观的生产条件(土地、原料、生活资料、劳动工具、货币或这一切的总和)作为他人财产,作为无产者的非财产,和无产者个人相对立,但同时这些客观条件作为价值是可以交换的。所有这些客观条件,不是无产者以前的收入来源和部分财产条件的消失,相反地,只是它们的使用有所不同,它们的存在方式改变了,它们作为自由基金转入他人手里,或者部分地仍然保留在本人手里。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正是由高利贷(特别是对土地财产贷放的高利贷)和由商人的利润所积累起来的动产,正是这种货币财富,才转化为本来意义的资本,即产业资本。只有当自由劳动通过历史过程而与自己存在的客观条件相分离的时候,这种财富才找到购买这种自由劳动的条件。而且只有这时候,这种财富才有可能购买这些条件本身。而另一种劳动条件—— 一定的技能、作为劳动资料的工具等等——是被货币财富在资本的这个准备时期或最初时期发现的现成的东西,它们部分地表现为城市行会制度的结果,部分地表现为家庭工业即作为农业的附属物的工业的结果。这个历史过程不是资本的结果,而是资本的前提。经过这个历史过程,资本家才在土地财产或一般财产同劳动之间作为中间人(历史地)插了进来。历史根本不知道什么资本家和工人结成联盟等等的美妙幻想!
由此可见,资本的原始形成,完全不是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似乎是资本积累了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和原料,一句话,积累了同土地相分离的、而且本身早已将人类劳动吸收在内的劳动的客观条件。决不是资本创造出劳动的客观条件。相反,资本的原始形成只不过是这样发生的:作为货币财富而存在的价值,由于先前的生产方式解体的历史过程,一方面能买到劳动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也能用货币从已经自由的工人那里换到活劳动本身。所有这一切因素都已具备了。它们的分离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解体过程,正是这一个过程使货币能够转化为资本。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中,劳动同劳动的客观条件是结合在一起的。奴隶劳动和农奴劳动也没有这种分离,而是社会的一部分被社会的另一部分简单地当作自身再生产的无机自然条件来对待。在奴隶劳动中奴隶同自身劳动的客观条件没有任何关系;而劳动本身,无论采取的是奴隶的形态,还是农奴的形态,都是作为生产的无机条件与其他自然物同属一类的,是与牲畜并列的,或者是土地的附属物。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生产处于个体化生产的阶段,或者私有制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是产品生产,交换是简单商品交换。到了亚当·斯密时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得到了发展,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在这个条件下,斯密认为,一切人都是商人,社会就是商业社会。斯密认为,资本主义的商业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生产方式,后来被马歇尔发展为市场经济制度。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论商业》中,揭露了商业的三十六种罪行。否定了商业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生产方式。实践证明,在阶级斗争还不发展的工场手工业时期,斯密的商业社会,对于封建社会是一种否定!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性!当工场手工业发展到社会化生产阶段的时候,就必然表现出傅立叶的三十六种罪行!这三十六种罪行已经表现出两极分化的大量的事实!所以,资本主义的商业社会就是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商业社会由简单商品经济发展为复杂的商品经济,或者说由货币作为转瞬即逝的交换的手段,转变为货币是交换的目的以后,一切产品都变成了商品,一切生产都变成了商品生产,货币变成生产的目的,从此以后,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就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直到今天在全世界分化为1%和99%的严重对立!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商业社会是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那么,在这种商业社会中,货币作为生产的目的就是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的原因!
劳动者2014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