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2296 5
2014-08-11
       以瓜子为代表的芜湖炒货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芜湖独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地域性广、覆盖面宽的历史代名词,并影响了芜湖人的生活习惯与方式。芜湖也曾一度以“瓜子城”而闻名海内外。

  一、芜湖炒货业的历史
  芜湖作为商品经济较早发达的交通枢纽城市,炒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南唐以来,芜湖渐成皖东南商贸集镇,商贾云集、市廛鳞次。以商品交换为生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而来来往往的四方商旅也催生了芜湖茶馆经济的繁盛。作为市民生活休闲消费与茶馆经济的消费品——炒货业也随之兴盛。
  历史上的芜湖炒货以瓜子、蚕豆、花生米为基本原材料,其中瓜子因其品种多、口味丰富而成为炒货的主打产品。瓜子的制作技艺较为全面、集中地体现了芜湖炒货的技艺特征。
  近代,芜湖开埠与芜湖米市的发展,带来了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炒货行业的手工作坊与茶馆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20世纪上半纪,芜湖城内的大街小巷已分布着许多炒货作坊,其中“潘顺祥号”炒货店颇具名气,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曾亲手为其题写店招。而以炒货消费为主的茶食行业在芜湖城市经济中也占有较高比重。据芜湖市档案馆的馆藏资料记载,1951年,芜湖茶食行业的总资产为:178479元,经营户39家,在统计的38种行业中位居第二,资产位居18。由此可见,炒货业在以商贸与手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之前的芜湖城市经济中,曾占有重要地位,也凸显了芜湖消费性城市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时期采取了计划经济的政策,以瓜子为主的炒货一度成为奢侈消费,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才能配给消费,炒货业逐渐萎缩。但是,作为传统消费品的瓜子,因低廉的价格和市民习惯性消费需求,仍然在民间以个体小商小贩的方式,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其中,有一个绰号傻子的人,便是其中的一员。

  二、从傻子瓜子到芜湖“瓜子城”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人们对商品、市场、个体经营还噤若寒蝉之时,在芜湖传统的炒货业中,却发出了一声低沉而又具有震撼力的声音,这就是在芜湖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的一个巷口、一个名为年广九的人在瑟瑟寒风中发出的“卖瓜子”的叫卖声。这叫卖声竟然传遍了大江南北,逐渐形成一个引起中共中央高层人物重视的芜湖傻子瓜子现象,进而拉开了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帷幕。
  年广九,少时随父母由安徽怀远县来到芜湖,靠走街串巷卖水果为生。1963年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刑一年,出狱后为了维持生活,炒起了瓜子。1973年后,开始摆摊卖瓜子。芜湖人爱叫北方人侉子,侉子喊着喊着走了音调,变成了傻子,傻子也成了年广九的绰号。傻子卖瓜子做生意诚实本分、质优秤足,没有小商人的尖滑小气、短斤少两,久而久之,傻子有了名气。可“傻子”并不傻,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不仅深谙生意之道要薄利多销,更是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
  1978年,由四川、安徽开始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揭开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大幕,而城市却仍然纠缠在计划与商品、姓社与姓资的争论之中。此时年广九嗅到了春风化雨的气息,在计划经济严密控制之时,他率先发展起自己的个体经济。他利用农村责任制改革后出现的农副产品产量提高的有利条件,源源不断地从农村大量收购瓜子,精心炒制,多处设摊销售。为了提高瓜子的质量,适应各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年广九对小小的瓜子进行了大大的研究。他博采众长、反复改进,大锅小炒,精制配料,逐渐形成了风味独特的“傻子瓜子”:甜中带辣,咸里透鲜,融南北口味于一体,一嗑三瓣。于是,“傻子瓜子”出名了,它如黑色的雪片撒向全国各地。在1980年下半年,在上海人家中,小小的“傻子瓜子”已与糖果、蜜饯、巧克力分庭抗礼。仅当年的春节,全上海便吃掉了十万多公斤瓜子。上海人为了能买到“傻子瓜子”不得不在商店门前排起长队,有时长龙竟达四五百米。出售“傻子瓜子”的商店不得不挂出“限量购买,每位一斤”的告示。
  198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来芜湖视察。当车队经过年广九的瓜子摊前,市委书记指向窗外向总书记报告说:“这个就是‘傻子’的摊位,他的工厂雇了30多个工人炒瓜子,群众有些反映。”胡耀邦说:“三十几个人嘛,不要动他,先看一看”。当年底,有人把年广九雇工的问题反映到上面。安徽省委派专人到芜湖调查年广九,并写了报告上报中央。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的意思是放两年再看,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了吗?”
  在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的鼓舞下,傻子现象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引领着芜湖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剧烈冲击了国营商业,迫使国营商业自求变化。一时间传统炒货中的瓜子加工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全市先后涌现出了“傻子”、“迎春”、“胡大”、“友谊”、“春光”、“如意”等多种经济成分的瓜子公司57家,经营网点650多个,个体户炒货店更是数不胜数,遍布大街小巷。瓜子品种也由原来单一的咸瓜子发展到20多种。1984年,“傻子瓜子”日产18万斤,雇工103人,瓜子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香港市场。
  1980年代中期,芜湖瓜子行业年产值5000多万元,约占全国瓜子销量四分之一,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并且进入国际市场,瓜子这个小食品在芜湖食品工业中的产值位居第三位,一度成为芜湖市国民经济中颇具影响的行业,也因此为芜湖赢得了“瓜子城”的美誉。1985年,全国经济学界在芜湖市“芜湖瓜子城形成与发展研讨会”,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对芜湖瓜子行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这给正在苦苦寻找新的支柱产业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启示,意欲围绕瓜子品牌战略,整合芜湖瓜子市场资源,谋划做大做强瓜子产业,使之成为品牌工业,为发展芜湖“中观经济”起领跑作用。然而瓜子生产缺乏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不高,几乎没有产业链;进入门槛很低,极易产生恶性竞争;其原料供应与销售市场的容量都有限,难以发挥本地经济领头羊的作用。
  党的十四大提出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后,芜湖市不失时机地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制造业,将其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瓜子逐渐回归其在经济领域中的本来地位,“瓜子城”作为芜湖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段插曲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以傻子瓜子为代表的芜湖炒货,却仍然伴随着芜湖人的日常生活,成为芜湖人不可或缺的休闲食品和“电视食品”。同时,从某种角度上看,以傻子瓜子为代表的芜湖炒货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当代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它见证了中国推进经济改革的曲折历程,也体现了芜湖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来源: 大江晚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11 15:02:34
    以傻子瓜子为代表的芜湖炒货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当代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它见证了中国推进经济改革 的曲折历程,也体现了芜湖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还挺有意思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2 12:30:04
支持这样的传统产业研究,但是从学术的角度,建议报道出现在的炒货从业人员数量、收入、年龄分布等信息,另外就是炒货行业的一些数据,还可以将炒货文化保护等等都放进来,可能会更加饱满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2 19:21:16
jiangshenglan 发表于 2014-8-12 12:30
支持这样的传统产业研究,但是从学术的角度,建议报道出现在的炒货从业人员数量、收入、年龄分布等信息,另 ...
至少可以发C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3 09:22:34
zbin7451f 发表于 2014-8-12 19:21
至少可以发C刊
谢谢!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我是芜湖市人,对家乡还是很有感情的,只是高中毕业开始离开芜湖,就没有长时间在芜湖生活过了,但每年回家,少不了要去买点芜湖炒货,傻子是送人的,自己吃的更喜欢称散装的,感觉有些小店的味道更好,价格也更公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3 09:24:41
jiangshenglan 发表于 2014-8-13 09:22
谢谢!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我是芜湖市人,对家乡还是很有感情的,只是高中毕业开始 ...
我也是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