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华尔街评论原创财经网授权转载本文,共同支持原创财经
华尔街评论讯 以下这篇是彭博财经专栏作家Michael Lewis在2008年金融危机“鼎盛时期”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很多年过去了,危机的阴霾虽未散尽,而其中的一些内容是可以让读者可以终身借鉴的。

谈到衰退,首先要知道,衰退并不预告华尔街有什么要就此完结。
衰退就好像是一级方程式赛车上举起的红旗:事故发生时,赛车缓缓绕行,事故清除后,又呼啸而过,好像事故从未发生过。不同点在于,在华尔街,灾后重建的对象可能是你自己。
你可以静静地让车前进,当比赛重新开始时,成为异军突起的领先者。
不过,要胜过任何衰退,必须了解法则。好消息是,只有三个真正重要的法则,坏消息是,人们总是无法谨记这些法则。总要牢记在心,指引你每一脚步。
法则一:要在老板背叛你之前背叛他。
其机率是,若在华尔街为大公司工作,像是花旗集团、美林,这种公司规模可能大到让你以为他们很牢靠,是可与上万名雨同仁共度风暴的绝佳之处。
那你就错了。
法则一:数大未必牢靠
人多势众其实毫不安全,反而更危险。无论伦敦早年鼠疫疫情、卡崔娜飓风人群聚集Superdome体育馆都是如此。人群不该集中时,却凑在一块。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士兵成群地向机关枪弹雨冲峰前进,总以为比孤军奋战保险。
其实不然,若要胜过衰退,势必要找个坑洞,寻求掩蔽,直到枪声止住。这个坑洞叫做"对冲基金"。
环顾周遭,留意有多少聪明人决定放弃他们多年来乐在其中的工作,溜到金融界某个角落。
上周,花旗集团负责债券交易的两个人就这么不见了,就连让高盛免遭次贷之害的人也跑了,自立基金公司。
我知道你会怎么说:如果没有对冲基金要我怎么办?如果自立对冲基金,找不到投资人怎么办?这样的话再参考……
法则二:记住自己的卖点。
不论景气好的时候你凭什么好理由拿大笔薪酬,你实际上所靠的不是赚钱专业。数十年来,证券业和基金经理人的表现不如市场。但一般投资人仍向他们寻求建议,并为此服务付费。为什么?
与一般看法不同的是,贪婪不是维系这诡异转轮的动力。贪婪最后出路是自利。景气好的时候,主宰的心理因素容易被误解为贪婪,其实是人们担心大家都赚钱,自己却赚不到钱。
华尔街致富机器的根源是不是贪婪,而是焦虑。
景气差的时候,真相不言而喻,如今焦虑所呈现的是恐慌。但靠此赚得的资金比以往一样多。电视新闻预测油价看涨每桶200美元,股市崩跌,银行收回数百万栋房屋,对冲基金窃用客户资金,只要你会发掘,这些东西可都是纯金。
可叹的是,华尔街大部分人不懂得发掘。他们直觉只想避免争议,不愿思考是什么激起潜在投资人的恐惧。他们认为他们的工作是安抚投资人,假装一切无恙。
这正是你得要对抗的直觉:平静的投资人是那种投资你的对冲基金会考虑再三的人。
你必须以新的方式来建议投资人,惊吓他们,让他们害怕到觉得有必要出钱来保障手里的财富。你的企图心若不够明显,这样的话再参考……
法则三:隐藏你的企图心,或,具体地说,表面上缩减对金融兴趣。
譬如,别告诉任何人你表现得如何,连刚认识的女人都不要讲。衰退随之而来的是纸醉金迷生活的大幅倒退。
你必须以大众的价值观来思考这一转变,这转变也会发生在华尔街。很多你以为你认识的人会重新发现什么才是生命中更重要的:妻子、孩子,同事爱。但你不会。
别担心,这只是暂时现象,毕竟这是美国。
但人们会注意你不认为金钱已不重要的迹象。那就讨好他们。培养几个无害的嗜好,来暗示你也找到除事业成功之外的一些有意义的事。
把Mayback卖了,改开Prius。请园丁在院子里种点番茄,但要告诉他在前院种,才能让人看得到。
其目的不是让人喜欢你,这太奢求了。你渴求的是不需人同情的地位。你身在救生船上,有个人的食物和饮水。目的只是让人容得下你,不让他们团结起来反对你。
好好按规则来作,下一个好景气来临时,他们就会把你当英雄一般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