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潜水了四年,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虽然每天忙不完的事情,但这么多年纠结的事情终于有了了结,无论如何也把手里的事情放一放,总结一下,而且找了金多多老师@cfareal推荐申请证书,按照要求也得写个经验回馈论坛。虽然三年的成绩都不错,一级二级全A,三级12A6B1C,但这意味着浪费了很多本应该做些更有意义的其他事情的时间。
理工科出身,之前基本没有什么金融行业的经验,本来打算考cfa出来有机会进入金融行业,但刚开始复习没多久,投了一家券商就成功了。后来坚持考的原因是,一是已经报名一级了,二是觉得应该没传说那么难,使劲学个把月估计就差不多。一级结果出来不错,就想干脆考出来算了。最开始听到每级两三百个小时复习时间就可以,但后来发现,这个时间因人而异,个体差异太大了。英语水平、数学水平、逻辑分析能力、记忆力,每个行业每个阶段的人,都不一样。跟学生时代来比,一方面是记忆力下降了很多,二是时间太难往出挤了。第一次看完一遍notes,做了一遍笔记,等5本书看完再看一下笔记,竟然一半的概念一点儿都想不起来。对我自己来说,想的就是既然考一次,就考过,尽量减少不过的概率,因为时间成本太高了。本来就工作忙,陪家人的时间就很少,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就更没有时间去关心家里了。相信很多在职的人都是跟我一样的状态。
对于CFA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外的公司可能比较看重,国内的券商,有少部分职位确实标了CFA优先,同等条件下有证书的比没证书的强;但话说回来,公司里面进来的人,要么是那几个国内top学校和国外名校的实习生若干轮pk后留下,要么是拼关系进来的。一个好机会摆在那里,总有各种人去追求。招聘的领导有时候也很为难,一个岗位,各种条子,你说选哪个呢?对于普通屌丝来说,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有证书肯定比没证书强,但是,感觉cfa很难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个人的知识范围来说,cfa涉及面很广,虽然都不是很深入,但还是能在用到的时候起到作用,很多东西有了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之后,再深入的话只是时间的问题。总体来说,建议学校里的小朋友们,有空又不差钱,还是考一个,未来哪天说不定就能用到相关知识;但是对于准备把CFA当作金融行业敲门砖的大龄青年,慎重。
经验方面,
先说教材。除了notes之外,所有的资料都是从论坛搜到的。基本上没有看原版书,看到那么厚的教材就觉得看完一遍肯定会全都忘记。一级二级三级都是看notes。二级的时候在论坛偶然看到有人发finquiz的教材,仔细看了一下,觉得很不错,短而精,notes上有些没有覆盖到的地方反而这里考虑到了。尤其是一些corporate governance里面很多繁杂的地方,大概了解有那么几个点就行了,不需要翻原版书去看。Notes大概零零散散看了两遍,课后习题做了两遍。Notes在一些计算方面感觉经常把必要的上下文给省略了,导致看了两三遍也看不懂。而且Notes上的题目基本上只是很直接的问答,和考试题、原版书的出题方式差的太多。
然后就是原版书的课后题。好像在哪儿听过,协会里面最牛的人是编书的人,出考试题的人水平就差些。但感觉课后题和考试题的思路非常类似,不是同一拨人的话,出考试题的人也很大程度上依赖原版书的题目。对于只看notes的人来说,课后题覆盖了很多notes上省略掉或者讲不清楚的知识点,而且讲的非常详细。原版书的题目,做几遍都不嫌多。特别是一些问答题,答案本身就是很好的教材,而且覆盖的知识点也较多。
看的最多的是培训班的视频资料。每次在看notes之前就把视频零零散散的看了一遍(有时候抽上班时间),之后又配合notes认真看了一遍,等到看到第三遍的时候,就可以有选择性的看了。为什么看这么多遍,是因为发现把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比如上下班路上,或者是中午的十几二十分钟,积少成多。不看视频的话,这种时间很难利用起来。到后来慢慢的能够自己有思路把视频课程里面讲的东西都串起来了,再看书的话就效率非常高了。而且有些疑难的问题,有老师的点拨,会容易理解的多。尤其是ethics这种,把视频转成mp3放到手机上,没事儿就听,反复听,比自己一点点抠书效率高的多。一二级财务部分、equity估值部分、fix income部分建议以培训班视频为主,看过两三遍理解之后,再去看书。
临考前,考试题无非就是把历年的题目,还有培训班的题目都做一遍,再看一遍。一级二级的时候都试过qbank,但是感觉效果一般,要么特简单,要么特难,跟真题风格差的较远。但finquiz的题目感觉还挺不错的,起码难度上和真题类似。
三级IPS部分,建议大家在简单了解RRTTLLU之后,先把两三年的上午题按照规定时间做一遍,找找感觉,看看自己差在哪儿,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看。IPS占分很多,但其实内容并不多,按照培训班的套路,很快就能都了解,但IPS很难得高分,因为中国人的语言组织还是差一些。按照培训班老师说的,ips应该给其他的部分让出时间来,答题要简明扼要,列出几点,每个点简单一个句子就行了。不要试图组织或者过于修饰的太多,能让改卷子的人知道,你答出相应的知识点就可以了。
整个三级的essay部分时间还是很紧。中间有个个人IPS的题目涉及2014年的新的知识点,纠结了很久,耽误了进度。模拟考试的时候基本上都能2个半小时做完,但真考的时候,总会碰到让你纠结的题目,所以很难提前做完。切记想不出来赶紧扔,不要耽误时间。往往最后面的题很简单,但是很多人考完都不知道长什么样。按照经验说法,上午题只要你都答完了,基本三级就肯定能过了。三级的知识点很多,但是重要的知识点区分度很高,比如经济学的那几个模型、定价的那几个模型、绩效里面的那几个点,基本上肯定会考,而且考的方式也类似。另外,essay里面比较喜欢考的就是优缺点之类的问题。总结了一些优缺点的文档,回头再单独上传。
相信论坛里面很多聪明的同学,不需要像我这么费劲去看,很多人准备十几天二十天看看书也就过了。还是那句话,基础不一样,情况不一样,考试不通过的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也不一样,得结合自己的情况去制定计划,然后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很多人是计划被各种意外打乱了,没有坚持下来。
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希望论坛的同学们都能心想事成。另外,在大型券商后台工作,对券商里面的各个岗位有所了解,有疑问的同学可以站内消息。有时间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