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该怎么做?该怎么样抵挡诱惑、克服贪婪与恐惧?讲到底,企业家心里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一定要相信什么。
对自己的企业,不管人家说什么,你对自己的企业健不健康要清楚,要进行“体检”,这既是外部环境对我们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对自己本身有信心。如果企业有癌症了,你说体检能帮忙吗?化疗能帮忙吗?都帮不了你的忙。很多人体检出癌症早期还能多活几年,但总归是绝症,你之前做了不该有的事情,不该有的决策,注定你要死亡,有的时候只是死亡期延缓了而已。
任何人都必须为你做的每一个决定付出代价。很多人在做一个决定时候,觉得付这个代价很情愿,但真让他负担这个代价的时候,他会说当时作这个决定是因为考虑了外面的种种原因。
哲学上有一句话很有道理:人是自由的,你必须要为你作为自由的人作出的决定负责任。有些人只会说,企业在市场环境下,ZF应该给他自由决策的权利,但是企业家要非常清楚,你做任何一个决定,都要为此负担责任,尤其是错误的决定。不能说因为我是为别人着想、我受到种种诱惑,所有的借口都是不对的,至少你可以决定不做。企业的游戏规则非常简单,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股东、员工、相关利益者争取最大的利益。但有些企业很多时候会偏离这个游戏规则。
我坚信的另一个观点是,企业应该盈利,应该创造利润,企业不盈利没有生存和存在的必要。有社会意义而不盈利,那是社会公益机构做的事情。企业应该以盈利并为相关的利益者创造最大价值为目的。这是我们坚信的价值观。只要你相信你做的每一个业务都是在创造价值,通过管理、投资、品牌在创造价值的话,这样的企业是有生命力的,即使有可能你的负债率会高一点或者相反,即使有时身体弱点,但那只是感冒,而不是癌症。如果你失去价值观、基本面、企业文化,你可能得的就是癌症。我们保持企业的健康,并不是我们不会伤风感冒,并不是我们不会经受一些风浪,但那不是癌症。
还有一点,是我们相信、别人也很难坚持的。我们是真的相信团队?有的人说自己非常注重团队合作。真的相信吗?不是。在碰到利益的时候,他真的有这种包容心吗?他真的为对方考虑吗?中国有一句话,吃饭的时候嫌人多,干活的时候嫌人少。这怎么行?你不请大家一起吃饭,谁干活呢?你要跟整个团队,包括跟你的员工、社会,要有利益的分享,用你创造的价值,为你的客户带来利益,你要时时想到不要让你的客户赔钱,要为他们创造价值。客户可以是股票投资者,也可以是银行,或是购买你商品的人,买你房子的人。总而言之,要用我们最大的努力创造价值让大家分享。
很多东西都是表面做秀,其实不需要做秀,你最真诚相信的东西,往往就是最有力量的。用心去换心,如果想用别的东西换,换不到。你应该用你的心换取大家共同的信任跟合作。
管理无定式。多元化或者专一化,我觉得没有一条路一定是对或错。现在有所谓的“蓝海战略”,有各种说法。我觉得最简单的说法就是管理无定式。如果出来一个商业模式,没有被人骂过,没有被人挑战过,到处都是喝彩,你自己也会觉得,那是瞎蒙。管理无定式,指的是你一定是要根据已有的资源和能力面对你的环境,找到一个最佳的、达到你目的的途径。这就是你的定式。我说管理无定式是因为我反对贴标签,尤其是理论界的思维要宽宏一点,稍微理性一点,不要用贴标签的方式,不要用有罪推断的方式。首先认定你是一类,然后根据这类的东西找特征,找出来之后,证明你就是这一类,这是整个民族的悲哀,整个理论界的悲哀。
理论界也要有基本的价值观,相信事实、相信深入研究、相信基本判断。这里面要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心平气和的讨论。我今年讲得最多就是宽容,舆论要对企业宽容一点,当然,企业也要对批评者宽容一点。因为有那么多人关心我们,有那么多人对我们质疑,对保持我们良性发展有好处。我觉得我们没有受到这种质疑太大的损害,但这种做法对更多的企业是有损害的,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是不幸的。
一方面我们呼吁媒体更宽容,理论界不要贴标签,呼吁大家营造创新和创造的环境;另一方面,我也不相信任何企业的倒下,仅仅是外面刮了一阵风,下了一场雨,仅仅是某一篇文章说了它的负面,事实上,企业倒下的根本,还是它基本面的问题。大部分我尊敬的企业,无论是在宏观调控下,还是在碰到问题时候,都没有被淘汰。可能在技巧层面上的很多事情,非常好做,但如果你恰恰是基本价值观和原则上走错了,这是癌症,救不了的。
博主简介:复星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