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501 0
2014-08-1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科研院所必然要进行产业化转型,向企业化转制。本文首先介绍了科研院所产业化转型的理想模型并指出了在实践中存在的“陷阱模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理想模型中产业经营阶段的核心问题,最后分析了科研院所产业经营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科研院所产业化发展的理想过程和实践问题
科研院所产业化发展主要有“项目经营”和“产业经营”两种方式。“项目经营”指在科研院所原性质定位、组织体制和科研业务模式不做根本改变的条件下进行产业化发展。“产业经营”则是对这些制约条件进行根本改变下进行产业化发展。实践特点是前者产业多、小、散,科研仍以对外服务为主;后者业务领域明确且集聚,科研以服务内部产业需求为核心,同时具备大产业的经营体系、销售体系和生产体系。
1.1 科研院所产业化发展的理想过程
科研院所产业化发展的理想过程是:在项目经营阶段为产业化发展进行条件准备和进行产业化发展的起步,产业经营阶段则实现产业大发展和院整体转型。
产业化发展方式受客观和主管条件的制约,在科研院所转制初期由于既缺乏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部分资源,又缺乏产业运营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导致产业经营的客观条件不具备。此时,产业化发展应定位在项目经营阶段,在维护甚至加强原有科研力量同时进行较广泛的产业发展尝试,形成一定资源基础、积累知识、锻炼能力;当客观条件有所具备时应主动进入产业经营阶段,按产业经营的规律要求建立起转型升级性的组织体系、业务体系和运行体系,推进产业大发展,最终实现院战略转型,见图1。
1.2 科研院所产业化实践中的“陷阱模式”
很多科研院所在客观条件不具备产业经营的情况下,主观上又不愿意以项目经营作为阶段选择,最终结果将导致既未能开展规范的项目经营,又未能做到实际的产业经营,以致进入这样的“陷阱模式”:原有发展基础被瓦解,产业发展效果只停留在项目经营水平;具体表现为,科研成果分散转化,科研资源全部投入产业公司;产业公司小、散、弱,发展无后劲,管理问题严重;原有科研力量损丧殆尽,再发展基础遭根本性破坏,见图1。



图1 科研院所产业发展的理想过程和实践问题

2 科研院所产业经营阶段的核心工作体系

图2 产业经营阶段核心工作体系


科研院所产业化工作进入产业经营阶段以后,产业经营的核心工作体系需要完整的构建,而且在专业技术含量的要求上远比项目经营阶段高。产业经营的核心工作体系分为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组织模式、产业业务系统、产业运行体系4个方面。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3 科研院所产业经营急需解决的7类问题
(1)产业组织模式问题。产业组织模式重点解决的是各业务系统(战略发展、经营、研发、营销、生产管理)的运行方式、基本组织过程及其相互结合方式。科研院所产业组织模式有三种基本模型:项目公司模式、事业部模式和(整体转型为)大产业公司模式。
(2)营销体系建设问题。营销体系根本上解决的是销量问题,在科研院所生产能力建设达到一定程度后,营销工作更加成为关键。多数科研院所当前正在建设销售队伍,并制定了对销售人员的激励政策。未来,科研院所需要外建营销网络、内构营销职能体系——这样才能真正迈入产业经营的营销台阶。这两个方面工作都要解决诸如“品种多、客户消费量小而分散”等的各类营销难点,专业管理技术要求高。
(3)经营体系构造问题。科研院所现阶段经营体系的构造,应以业务经营体系构造为重点,向上承接企业战略,向下覆盖市场营销。主要内容包括:以产品为对象的经营机制设计,经营系统的组织设计,业务研究、经营策划和经营方案(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规划、经营战略、竞争战略和年度经营计划)的执行等工作活动体系,经营流程,经营管理制度等。
(4)业绩管理体系设计问题。绩效考评与薪酬分配体系,需要随产业经营工作的重点、深度和方式变化,随时做出调整。产业组织模式确定以后,各级业务主体和部门的功能职责被进一步具体界定;营销体系、经营体系构造以后,相应主体、部门和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要求会和现在有很大不同。这些都需要业绩管理做出配套变化,以保证这些变革性工作的实现。
(5)产业战略制订问题。产业发展战略和每个具体产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是否有含量,是否能对年度经营工作有实际指导作用,是最终决定产业化工作是否真正进入到产业经营阶段的决定性力量。通过产业战略的切实制订,可以确实做到从产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科研需求,进而才可能真正形成以产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科研创新体系。
(6)产业创新体系形成问题。很多科研院所现在正在构造研发中心,并希望把它构造成产业的研发中心,而不是传统科研院所模式下的研究机构,另外有些院还强制性的从各事业部提取固定比例的科研经费,供各产业单位自身产业进步使用。形成产业创新体系,要综合考虑产业自身各项工作的成熟度问题,重点在真正形成产业的科研需求。研究院科研机制转变,根本上要走产业科研需求带动模式。同时,这个问题还和院发展战略以及科研业务管理方式等有关。
(7)计划深度问题。从科研院所业务工作开展的现状看,很多科研院所当前各级产业计划的深度需要提高。对计划体系、各级计划的目标、工作项、计划要素和细度等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对计划本身包含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监测指标、风险控制等要有具体的设置要求。并随经营、营销等各业务系统工作体系的丰富,不断丰富计划要素,从而带动产业经营年度工作的思考力和执行力。
上述7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按照迫切程度可分为两类:急迫问题和紧迫问题。产业组织模式问题、营销体系建设问题、经营体系构造问题和业绩管理体系问题属于当前的急迫问题,需要首先加以解决;产业战略制订问题、产业创新体系形成问题和计划深度问题属于当前的紧迫问题,可随后解决。


图3 科研院所转型的急迫和紧急问题描述

4 总结
我国科研院所大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暴露出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种种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科研与经济建设的脱节。因此,改革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应用型科研院所转制成企业,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工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