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2795 2
2014-08-16
       芜湖素有“创新之城”美名。在这片近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论是在扛起民族自主创新大旗的奇瑞,还是在欲借科技力量打造十座文化主题公园的方特,无不洋溢着“创新”的气息。
  这些创新“弄潮儿”的涓涓细流,正积蓄势能,成为助推芜湖转型升级的一股强大力量。而尝到科技创新“甜头”、六度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的芜湖,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
  自主创新 多从企业中来
  去年10月,奇瑞“无级自动变速器研发”项目斩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业界引起巨大轰动。
  “自主创新是奇瑞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奇瑞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动力之源。从创立之初,奇瑞就坚持自主创新,努力成为一个技术型企业。”奇瑞汽车公关传播部总监万锐对人民网安徽频道说。
  据介绍,目前奇瑞不仅建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汽车试验技术中心和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还联合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投资1.2亿元,组建芜湖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及对外交流合作的公共研发平台。
  “创新是芜湖的城市特色,也是芜湖发展最大的优势和根本动力。”芜湖市科技局副局长汪自强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芜湖的创新多从企业中来,“目前, 84%的科研机构在企业,81%的科技人员活动在企业,82%以上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85%的科技项目由企业承担,81%的科技成果出自企业。”
  科技魅力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从19米的高空出发,迅速穿越一段80多米的螺旋滑槽后,急速下降近10米俯冲至最低点,在惊魂未定时又垂直冲上到一个大滑坡顶端,挑战地心引力的极限,再次俯冲而下安稳地回到水池当中,惊心动魄……这是备受游客喜爱的芜湖方特水上乐园“一飞冲天”项目。自今年6月28日开业以来,芜湖方特水上乐园处处人头攒动,日日游人如织。
  “如果说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那么技术就是其运行与发展的‘血脉’。”据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佟兴介绍,依托科技力量,目前,方特四期非物质文化博览园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五期“复兴之路”、六期“中华历史文明传承主题园”、七期“明日世界”项目正在规划设计,加上已建成的海啸馆、已开建的海洋世界,在不久的将来,将形成10座文化主题公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只有集中创新资源、实现聚焦突破,才能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芜湖市创新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科技魅力推动了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去年我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83亿元,同比增长9.4%,潜力巨大。”
  利好政策 助力企业蓬勃发展
  汪宇是芜湖本土上市企业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他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合芜蚌建设,对鑫龙的帮助效应特别大。
  据介绍,在合芜蚌试验区一系列创新政策激励下,鑫龙公司快速成长,2009年鑫龙成功上市。“2011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占全年销售收入的6.05%。”汪宇说,目前公司拥有专利300项。
  “2008年,安徽省设立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12年,国务院批准合芜蚌试验区成为国家‘3+1’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为芜湖创新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汪自强说。
  人民网安徽频道了解到,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芜湖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如《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意见》《芜湖市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芜湖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实施意见》等扶持政策以及7个管理办法。
  人才优势 锻造行业竞争优势
  作为奇瑞集团布局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载体,奇瑞重工秉承“科技改变世界,智造成就未来”的理念,仅用了3年左右时间,快速成长为国内知名的装备制造商。
  “我们拥有奇瑞重工技术研究院和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产业研究院两大平台,组建了一个400多人的研发团队,今年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科技研发,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奇瑞重工副总经理王喜恩对人民网安徽频道说,正是凭借芜湖的人才政策优势和创业环境,奇瑞重工聚集了大量的行业精英,锻造了行业竞争优势。
  据介绍,为推进人才特区建设,芜湖市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这一独特的城市创新文化。2013年,芜湖引进高端人才1860人,培育创新创业团队30个、培训培养人才近20万人。
  早在去年4月,芜湖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提出在人才特区建设上,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和特事特办,把人才强市战略推上了加速前进的轨道,并陆续建立完善了“1+7”人才特区建设政策体系,包括股权激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特殊生活待遇等。
  “六大工程”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采访中,汪自强向人民网安徽频道透露,下一步,芜湖市将围绕科技创新系列政策的落实,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是实施高新产业振兴工程、高新企业培育工程、创新载体建设工程、知识产权示范工程、科技金融结合工程、人才特区建设工程“六大工程”,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提升芜湖的科技创新能力。
  其中,“高新产业振兴工程”将突出重点,推进机器人、新型平板显示、航空、循环经济等产业园区建设,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高新企业培育工程”将组织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增强企业整合运用创新资源的能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金融结合工程”则将设立天使基金,通过跟进投资等方式,加大对初创期企业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向创新型初创企业。
  “我们争取到201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300家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件,把芜湖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型城市。”汪自强说。
  (转载自8月13日人民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19 07:55:40
创新和技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力量,看好芜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2 22:37:56
chengdongdong 发表于 2014-8-19 07:55
创新和技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力量,看好芜湖!
任何城市都在乎这两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