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17 6
2014-08-21

近日,"冰桶挑战赛"带来了空前的关注。这一项慈善公益活动起源于美国,活动规则是:参加者用一桶冰水往头上淋,并在社交网络上点名其他人三位好友接受挑战,若不接受挑战则需要捐100美元给ALS(俗称渐冻人症)协会。活动首先由美国的一些科技大佬们开始参与,并依托他们的人脉进行传递,很快就风靡全美。18日,"冰桶挑战"通过DST老板Yuri点名雷军接受挑战开始传入中国,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目前已扩散至各行各界的人士,可谓火得一塌糊涂。

"冰桶挑战"成功背后的因素思考

从目前来看,"冰桶挑战赛"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ALS协会官方最新统计,从7月29日该活动展开到8月20日,该协会已经筹募到3150万美元捐款,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90万美元。在美国冰桶挑战进入中国后,同样关注"渐冻人"的国内慈善机构"瓷娃娃"基金也在中国发起了冰桶挑战,活动推广仅仅一天,瓷娃娃就得到了4万余元的善款,这创下了瓷娃娃基金会短期筹款的纪录,另据统计,截至20日凌晨,"瓷娃娃"基金收到超过150万元捐款,三天捐款远超过去三月总和。

看似简单的一个游戏,"冰桶挑战赛"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效果,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探究。首先,"冰桶挑战赛"这种形式一改传统慈善募捐方式的单调乏味,活动本身就很有趣味性与互动性,容易吸引更多的关注,吸引更多人参与;其次,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与社交媒体的结合,社交媒体具有的传播速度快、传播不受时空限制、参与性强等特点,与活动实现了很好的结合,通过名人与社交网络的效应,可产生更大的曝光度和关注度,并能持续产生效应。

最后,这种传播方式带来的是多方共赢:第一,对于名人而言,接受挑战可带来更多的曝光度,达到了宣传自己的效果;第二,企业家在接受挑战的同时也带动了背后的企业宣传;第三,随着越来越多的名人的加入,慈善的关注度必将得到提升,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渐冻人"这个群体,也能发动更多的人去捐款。

对国内慈善业带来哪些启示?

反观国内,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公益慈善更为关注,慈善机构的数据增长较为迅速。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基金会持续运营及发展模式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8月21日,我国基金会总数达 3954 家,其中公募基金会 1461 家,非公募基金会 2493家 。而2005年仅有975家,2005-2013年期间每年平均保持增加320多家的速度在增长。

图表:2005-2014年中国慈善基金会数量(单位: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但是,国内在募捐方式上仍然缺乏创新,长期以来ZF办基金会多数仍采用的劝募的传统模式进行募捐,民间基金会虽然越来越多的融入社交媒体和名人效应,但是在形式上仍很单调,缺乏互动性,很难引起广泛的关注。以渐冻人群慈善为例,目前我国有约20万渐冻人群体,而针对这一人群的募捐方式多为被媒体报道后发动个别募捐,而这类慈善活动很少被人知晓,相信在"冰桶挑战"传入中国之前,很少人知道这一群体。

事实上,国内的慈善空间还是很大的,而国外的公益慈善活动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值得国内公益慈善机构去学习、借鉴,进而将国内的慈善事业进一步做大。


本文作者:孙海红 (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21 16:10:35
这样的慈善活动做的有意思,有很强的互动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1 16:12:40
数据圈 发表于 2014-8-21 16:10
这样的慈善活动做的有意思,有很强的互动性。
恩,是的。  欢迎讨论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1 17:09:58


         时代的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1 17:25:38
我支持这样的全球性慈善活动,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被邀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2 10:33:12
JiaBinXu 发表于 2014-8-21 17:25
我支持这样的全球性慈善活动,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被邀约
祝你成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