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价值调控的概念、主要内容及组织机构
  本人对宏观价值调控理论已潜心研究了近20年,现写成《宏观价值调控论--解决各国货币资金不足问题的途径》一书,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公开再版发行。
 在本书中,作者对实行宏观价值调控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作了详细深入的分析。作者从15个方面论述了实行宏观价值调控的可行性。实行宏观价值调控具有可行性的分析,对于宏观价值调控理论是否成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为了追求真理,以造福于国家和人民,本人愿意就实行宏观价值调控的可行性所论述的15个方面的理由,斗胆悬赏15万元人民币,请各位读者进行批驳。凡是能完全驳倒15个理由中的1个理由,奖励1万元人民币。欢迎读者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文章进行批驳,也欢迎读者在作者个人主页(网址是:http://www.ygluo.com)上发表文章进行批驳。 
  我认为,所谓宏观价值调控,是指国家在宏观上运用价值手段,通过中央银行直接投放三种类型的货币资金等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   实行宏观价值调控的国家应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情况下,通过中央银行实行三套货币资金投放系统。   第一套货币资金投放系统是:无成本资金投放系统。由中央银行无偿发放货币资金给中央财政。中央财政无需给中央银行还本付息。各国中央银行每年无偿投放给中央财政的货币资金(无成本资金),可达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至5%左右。   第二套货币资金投放系统是:低成本资金投放系统。在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等方面作用的情况下,由中央银行以无息贷款或无偿投放的形式,按需要将货币资金投放给政策性银行,以满足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低成本资金的需要。   第三套货币资金投放系统是:高成本资金投放系统。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等有偿形式,按经济发展(高经济效益项目发展)的需要投放货币到商业银行,以满足各国经济发展对高成本资金的需要。   我认为,通过中央银行无偿投放货币资金给中央财政,再加上各国财政的正常收入,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各国的无成本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实行宏观价值调控情况下,由于无成本资金充足,这不但可以加快发展纯社会效益项目的步伐,而且可以有效地扩大需求和增加劳动就业等等。   通过中央银行无息贷款或无偿投放货币资金给政策性银行,以及通过政策性银行自身的努力,也必然可以有效地解决各国的低成本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充足的低成本资金的投放使用,也可以加快发展低经济效益项目,并可以扩大需求,增加就业和扩大出口等。   就大多数国家而言,通过中央银行再贷款、商业银行的自主存贷款行为和企业、个人的投资行为,一般都可以解决进入门槛较低和一般的高经济效益项目的投资问题。这里商业银行贷款的行为完全是市场经济的行为。但是,对于进入门槛很高的经济效益项目(主要是少量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问题,发展中国家则可以而且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其一,由国家作为担保,由商业银行贷款下去进行这些项目的投资建设(如果此时商业银行资金不足,可由中央银行有偿发行货币给商业银行)。这些投资建成的项目当然是国有资产项目。这些项目同时也可以吸收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其二,由中央财政或政策性银行或中央银行直接投资下去,发展这些高经济效益项目。这些投资建成的项目当然也是国有资产项目。上述这些项目投资赢利后可以拍卖,然后实行民营。   显然,在实行宏观价值调控的情况下,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三种类型资金都可以得到满足,并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三套货币资金投放系统是宏观价值调控的主要内容(或手段),但不是全部内容。利率、税率、收入分配政策等等也是宏观价值调控的重要内容。实行宏观价值调控,不但要调控生产,而且要调控分配,既要效率,也要公平,特别要严格界定三类货币资金的投放领域。实行宏观价值调控,既可以发展经济,也可以搞好改革和稳定社会。   实行宏观价值调控的主体是国家,或者说是一国的中央政府。   在实行宏观价值调控的情况下,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仍然是市场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我国实行宏观价值调控,需要设立国家宏观价值调控委员会。宏观价值调控委员会拟应隶属于国务院。宏观价值调控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进行价值调控。宏观价值调控委员会拟可统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财政部、民政部、能源部、农业部等国家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