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huxilong在2008-5-19 11:58:00的发言:经济的发展就是商品的不断增多。
资本家生产的东西只有卖出去他才会继续生产。
消费者需要某一商品并且有能力购买它,资本家生产的东西才能卖出去。社会上有一人买不起电视生产者就会少生产一部;有一人买不起轿车生产者就会少生产一部轿车。
只有不断提高最底层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才能使某种商品生产的最多。
所以,只有共同致富才能使经济最大限度的发展。
喜龙先生:
呵呵,虽然你的帖子错谬百出,我还是来回复一下。
你没有学过经济学,不知道啥叫约束条件。所以讲话似那信天游,漫天乱说,而且句句绝对,似真理在握。或许,你并不知道科学的理论是要被证伪的。当然,这不是你的错,是你老师的错。
下面逐条驳斥你的信天游:
1、你这句话太简单,没有条件约束,似是而非。什么叫经济发展,你到百度上搜一下,哪一个定义都比你的定义强。
2、呵呵,又是似是而非。问题是资本家有时候根本不知道他的产品是否能卖出去。这就是非对称信息。在非对称信息约束下,资本家有时候根本不知道该生产多少,啥时候继续生产,啥时候停产。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3.5年,倒闭前都有一个产品卖不出去的阶段。啥叫非对称信息,你上百度去查一下。估计问你老师也是白搭。
3、社会上有人买不起电视,资本家并不会因此而发愁。资本家进行生产的前提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而是合理的利润。知道啥叫奢侈品吗?当电视机还是奢侈品的时候,欧美资本家热衷于生产之。现在,当电视机开始普及的时候,欧美资本家就抛弃了这个产业,交给别人生产,自己去开发新的奢侈品去了。知道啥叫产品的生命周期吗?你到百度上搜一下。估计问你老师也是白搭。
4、由于位于产业链条上游的高科技产品、奢侈品等的利润可观,而且其生产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有出息的国家很少考虑将某种产品的产量达到最大。可以这样说,只要存在市场竞争,就会有新的奢侈品不断涌现。现代经济学以资源稀缺和人的欲望的无穷性为约束。这就意味着无论你如何提高底层消费者的消费力,总是有些想买但买不到的产品。
5、富裕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如果大家“共同富裕”了,贫穷就消灭了,富裕也同时消失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稀缺必然要求人们去竞争,使有限的资源实现现对优化的配置。由于包括人的智力、智商、情商在内的要素禀赋的差异,在激烈的竞争和普遍实施的激励机制设计中,贫富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未能实现共同富裕或者共同贫穷,贫富差距总是有的。如发达国家和现在的中国,即使消灭了绝对贫穷,不同层次的相对贫穷也会产生。
你认为,只有共同富裕了,经济才能最大发展。谬论啊,我刚说过,竞争和激励机制有利于资源的最优配置,当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这与共同富裕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