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博历程-----献给正在考博路上奋斗的同学们
离去年7月开始准备考博已经过去快9个多月了,但是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是在职考博,难度可想而知,一方面要照顾好家庭,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工作上的琐事,在这夹缝中挤出时间学习,真得不易。我的经验是该放则放,集中精力做好这一件事情。所以从7月份开始,我就在所在单位的图书馆集中备考。因为平时上大课,所教过的学生很多,所以也引来了一些学生的好奇,老师为什么也天天来图书馆看书学习。
一、有关信息的收集
我考的是社科院2014年开始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说来也巧,我原来准备报考的是3月份的统招考试,但是后来在研院的官网上发现有专门针对在职教师的博士入学考试,而且条件非常优厚。所以,在考博的过程中信息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收集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研院官网、社科苑论坛、咨询在校的学生等。历年的英语真题社科苑论坛中就有一些,如果能够联系上相关专业的在读学生那就最好了,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二、有关英语的备考
我的英语考得并不好,但是至少我可以给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我的教训。社科院的考博英语是公认很难的,原本以为针对在职教师的英语应该会容易一些,但是实际上并不容易多少。题型和3月份的统招考试完全一样,分别包括:词汇20分、语法20分、阅读30分、翻译30分。英语的备考,词汇是重中之重,因为所有的题型都涉及到词汇,更不要说还有专门的20分词汇题。词汇主要看俞敏洪的GRE红宝书,因为考试中涉及到的词汇远远超过六级以上,所以光背六级词汇是远远不够的。红宝书前后我背了5遍,但是临考前我仍有一半以上的词汇不认识,所以我建议大家尽量多背几遍,第一遍一定非常痛苦,但是第二遍第三遍就会好很多,越到后面你越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为了减少背单词的枯燥,我还结合附送的录音来背,效果还是不错的。
关于考博历年真题,目前只能找到2012年之前的,至于2012和2013年的真题研院本校的在校学生也没收集到。有些真题是没有附参考答案的,所以我请教了几位大学英语老师,有些题目他们也做不出来,可想而知社科院的考博英语有多难。好在分线不高,今年的最低分数线只要42分,所以考试过程中的技巧就至关重要了,因为有些题目是超出了我们能力之外的,这些可以暂且放一放,先做容易拿分的题目。我的经验是先做翻译题,阅读题可以放在最后来做,因为万一看不懂(其实一定有一到两篇是完全看不懂的)也可以猜一猜。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种技巧的正确性,因为很多考生因为在阅读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最后连翻译的题目都没看到,如果那样就很可惜了。
三、专业课的准备
我的专业课考得还可以,两门专业课的总分排在第一名。两门专业课包括所有专业必考的马原,还有一门是本专业的。马原其中重点考的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所以我建议备考的同学,对于马、恩、列的代表性的经典著作一定要熟悉其中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比如《共产党宣言》初试和复试都考到了。
最后我想提醒一下正在积极备考的同学,老师们在入学教育中表达的意思是,可能“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最多招三届,大家一定要抓住机会,好好备考。希望大家都能成功.
* 本文转自社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