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740 6
2014-08-27

20世纪初欧美人看阿根廷人之富有,大约如今人看中东石油土豪。现在它却成了历史学者研究民粹主义祸害的样本。阿根廷衰落的原因很简单:从贝隆时代起,ZF就在军人和民粹之间摇摆,内乱外战交织,通胀率居高不下,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在它衰落的另一端呢,当初的繁荣又是怎么回事?



在很多人眼中,这种疑问纯属多余。阿根廷地理太优越了,全国大量土地是优良草场和耕地,沿大西洋有绵长海岸线,布宜这个大港口几乎是整个南锥体进出口的通道。由于历史关系,阿根廷牛肉拥有欧洲这个巨大的大市场。如此天赐福地,想不发达都难。


可是阿根廷自1816年独立以后(那时称拉普拉塔联合省)就和拉美各国一样,陷入到长期军阀混战和考迪罗统治。为何到19世纪后期,阿根廷从南美各国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发达国家呢?深入阅读历史就能发现,19世纪末阿根廷之崛起,不是因为“上帝赐福”或“自然而然”,而是当时政治家有意识贯彻自由政策,遏制落后力量,精心“养育”的成果。


阿根廷最后一位著名的考迪罗是胡安·罗萨斯将军。像后来法西斯一样,罗萨斯热衷于通过恐怖活动清除异己。他代表了当时农场主野蛮势力(其本人是腌肉厂老板,下台后流亡英国继续经营农场),野蛮、强横和仇视外国资本和移民。罗萨斯的统治给了当时知识分子很深的刺激。阿根廷向何处去,成为摆在后来者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幸运的是,罗萨斯之后的阿根廷政治人物大多选择了宪政、贸易和自由放任。


胡安·阿尔韦迪,一位深受欧洲启蒙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曾因反对罗萨斯统治而流亡智利。罗萨斯倒台后,他回国为阿根廷设计宪法。奴隶制被正式废除,自由贸易、信仰自由、移民自由等基本原则被确立下来。阿尔韦迪对ZF的认识是这样的:“ZF代表消费而非生产”,“没有比ZF更糟的农民、商人和制造商。”同时,阿尔韦迪还对个人权利、自由贸易、移民的好处有过精彩分析。他的格言是“统治就是移民”。


萨门托总统,一位学者型政治家。他曾写了一本书《文明与野蛮》,激烈批判阿根廷传统文化。他认为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乡村生活和等级习俗是野蛮的,贸易带来的法律、尊重私人财产、城市生活才是文明。萨门托也是移民的极力鼓吹者,他说,应该使阿根廷成为欧洲移民的祖国,让他们自由工作和融合。“移民的聚集会使土地得到开垦,促使城市出现、河流通航、市场繁荣,因为他们会从欧洲带来知识、工业和创造文明国家的工具。”


罗卡总统,一位强有力的军人。在他任期内,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特殊地位得到了解决。长期以来,布宜港的关税利益集团总是倾向于提高关税,保护本地产业,为此还发生过脱离联邦的事情。罗卡将军赢得选举并粉碎了布宜人的叛乱,实现了阿根廷名符其实的统一。1880年起,罗卡将军所在的国家自治党长期执政,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一直持续在20世纪。


当时全世界最流行的思潮正是天赋人权、保护私产、自由贸易。阿根廷政治家多都是受过自由思想熏陶的学者,他们把握到了繁荣的真正原因,持之以恒地和保守势力作斗争。19世纪70年代,阿根廷给世人的印象还是贫困落后,印第安人还在袭扰着布尔诺斯以外的内陆地区。从1880年到1913年,阿根廷年均GDP增长超过6%,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段时期成了阿根廷历史上的“美好时代”。


阿根廷繁荣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随着经济大萧条波及国内,国内的法西斯主义和民粹主义兴盛起来。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自由贸易被抛弃,ZF征收高关税,限制农产品出口,并建立起配套齐全但是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阿根廷繁荣的原因被遗忘了,自由贸易理论遭到嘲笑。长相漂亮,说话动听,但是却狭隘狂热的贝隆夫妇成了新的国家偶像。


2012年贝隆夫人去世60周年,克里斯蒂娜总统(她和丈夫基什内尔总统两人搭档,酷似六十年前的贝隆夫妇)宣布,阿根廷将发行新版100比索纸币,将贝隆夫人的头像取代罗卡总统。就在这一年,阿根廷在牛肉出口国的排名中被挤出前十,甚至远低于它的邻国乌拉圭和巴拉圭。这个曾经的“欧洲肉库”,已经沦落到需要控制出口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地步。草原阳光依昔如旧,政策气候大不如前,经济已经在走下坡路,上帝再多垂爱也无法改变。文/菁城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27 00:29:40
为了过好平安夜,去抢中国人。团结的人无敌!贝隆万岁!均分财产,团结一切可团结的人。
这些暴徒口号本来不值一提。有个名字却值得注意:贝隆。贝隆是谁?很耳熟的名字,是说那个风华绝代的美人,麦当娜《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唱的那位吗?这个名字怎么成为了劫匪的推崇的偶像呢?
准确地说要先提胡安·贝隆,二战前后阿根廷政坛的风云人物,他的妻子正是有名的“贝隆夫人”——伊娃。这位出身底层的交际花美艳动人,聪明机敏,富有个人魅力。她通过奋斗成为演艺大明星,继而与英俊的贝隆将军恋爱,将他从牢狱中救出,两人结婚。没有什么故事比这更富有罗曼蒂克色彩了。1952年贝隆夫人香消玉殒,年仅33岁。
如果故事仅限于此,贝隆夫人可说是童话里才有的人物。现实是,贝隆夫人在政坛上十分活跃,她辅佐丈夫创造了“贝隆主义”哲学。这套思想影响至今,二战后的阿根廷政治基本都脱不开这个女人的阴影。
贝隆夫人出身贫寒,童年的生活经历使她对穷人有天然好感。她的丈夫在政治上采取亲近底层,同情工会,敌视企业家的态度,贝隆夫人则亲身上阵到处宣讲。由于两人独特的魅力,这对夫妻很快在阿根廷国内刮起政治旋风,“贝隆主义”大行其道。1940年代末,阿根廷ZF开始要求“经济独立”,高筑贸易壁垒;为抵制“国外资本剥削”,大量外企被国有化;为讨好工人阶层,ZF大派福利,提高最低工资,强化工会特权。贝隆夫人还担任劳工部长,以穷人代言人自居到处演说,走访福利院和贫民区,强化底层对贝隆政策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7 00:29:49
阿根廷经济脱离了此前长期实行的自由市场,整个国家滑向封闭和缓慢发展。战后阿根廷长期实行“进口替代”(即除非本国不能生产,才从国外进口),ZF建立大量国有企业,垄断了钢铁、能源、矿业等领域。拥有丰富牧草的阿根廷在短时间实现了“工业化”,代价却是国企丛生,缺乏效率,失业率高企,通胀严重,财政赤字长期居高不下。
经济问题丛生伴生的是政治上的混乱。从贝隆时代起,ZF就采取高压手段抑制自由呼声,阿根廷成为轴心国之外最法西斯化的国家。二战结束后,阿根廷成为纳粹战犯逃亡的天堂。由于军队和工会势力被培植起来,罢工、政变、军人统治成了战后阿根廷挥之不去的梦魇。尽管此后贝隆被驱逐流亡,他的政治势力仍多次执政,其本人也在70年代从海外飘回,当选总统直到去世。
二战前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西方人谈论一个人有钱,通常会形容说“富得像个阿根廷人”。阿根廷躲过二战,却没跟上战后国家腾飞的脚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阿根廷进行了几轮以私有化和自由化为核心的改革,国内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人均年收入达到一万美元左右,居世界中等收入水平。表面看还不错,但是考虑到它的优越条件(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八,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牧场;人口超过四千万,早早实现了高城市化;国内长期和平,在上世纪初就是世界上最富裕国家),这个发展水平实在是很不理想的。
贝隆思想在今天的阿根廷仍有很大影响力,总统克里斯蒂娜就是来自贝隆主义党(正义党胜利阵线)。自2011年连任以来,她多次以“捍卫民族利益”为由将外资企业国有化,加大ZF支出补贴公共服务,限制外汇使用。由于外资逃离和对进口的限制,物价上涨加快,ZF连续出台价格管制。短缺现象到处蔓延,这引起了国内民众极大不满,这也是今年阿根廷政局动荡的原因之一。
阿根廷经济不景气其实是ZF民粹政策酿造的一杯苦酒,很多民众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还是打出“贝隆万岁”的口号要求均贫富。人们还在怀念贝隆夫人,用歌剧和电影重现她的风华绝代,她的“亲民爱民”被广泛传颂。这些东西都掩盖了她的思想造成的灾难。麦当娜那首著名的歌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唱的是贝隆夫人。确实如此,阿根廷人不应该为她哭泣,他们应该为美丽祖国的多舛命运而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7 00:3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7 10:34:16
所以阿根廷需要改革开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7 11:10:13
我们的路怎么走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