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康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关于货币乘数m2有一些疑问,已经纠结一下午了,急求解答,感激不尽!
根据商业银行创造信用机制中的推导,(很抱歉不会编辑公式给您造成麻烦)
m1=(1+k) / (Rd+e+k+t*Rt) (1)
m2=(1+k+x) / (Rd+e+k+t*Rt+x*Rx) (2)
其中Rd和e分别是法定准备金比率、超额准备金比率;k是现金漏损比率或“活期存款中提取现金比率”
t和Rt是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及其准备金率(Rt=Rd+e);x和Rx分别是(M2-M1)与活期的比率及其准备金率。
问题出在m2的表达式,在“中国的货币供给”一节中给出:
m1=(1+k) / [(Rd+e)(1+t)+k] (3)
这儿给t的定义是准货币占活期存款比率,在这可以由于"个人定存不需法定准备金",所以就理解为准货币=非个人定存吗?
m2=(1+k+t) / [(Rd+e)(1+t)(1+t)+k] (4)
这里因为x=(M2-M1)/D,t=准货币/D,所以t=x分子不矛盾;但分母不能理解:
按照(1)式算
(Rd+e+k+t*Rt+x*Rx) = Rd+e+k+t*Rt+t*Rt = Rd+e+2t(Rd+e)+k = (Rd+e)(1+2t)+k
按照(2)式算
[(Rd+e)(1+t)(1+t)+k] = (Rd+e)(1+2t+t*t)+k,多了一个t的平方,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