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413 1
2014-09-01

  近日,因为中石化拒绝销售公司生产的生物柴油,云南盈鼎作为一家民企将中石化以及中石化云南分公司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这是云南省首例反垄断案,也是中国石油系统的首例反垄断案。这起案件表面上是两个企业之间的纠纷,其实更涉及到民企和中石化的对抗、石油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对抗。

  今年6月30日,中石化通过公告发布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资方案的相关细则,并对销售公司总资产给出了3417.58亿元的估值。若按照30%的出让比例计算,最终出让的资产有望达到1000亿以上。但实际上,中石化此次混改,是想通过融资推动销售公司从油品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对于已经到达顶峰的油品利润,民资依然难以分一杯羹。

  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国有控股石油和金融机构(主要为银行)创造的利润,每年都占中国股市上市公司全部利润的3/5至4/5。国企主导几乎所有丰厚利润的市场:从电信到烟草,从保险到基础设施。虽然国家放开了部分行业——零售业、服务业、农业和低端制造业——但都是竞争激烈、利润率不高的行业。在资源配置上本就处于弱势的民企,即使参股也多数面临国有股东一股独大的情况,如何行使自己的话语权?

  除此之外,更多民企仍受到ZF和公众的系统性歧视。地方官员会担心,将公共项目合同授予民企而非其国企竞争对手,可能会毁掉自己的仕途。这种敌视民企的态度有着潜在的不良影响,投资者包括银行也一直认为国企是风险较低的投资对象。就连找工作时,大部分年轻人也更愿意选择进体制内和国企。

  而对于云南盈鼎与中石化的案例,是地方ZF多次介入无果后,遭遇困境的民资对国资进行反垄断的尝试。未来民资困境能否逐渐破解,期待改革和市场给予答案。(张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1 01:30:5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