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书名:《以自由看待发展》</P>
<P>作者:阿马蒂亚 森</P>
<P>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P>
<P> </P>
<P>内容简介:<BR> <BR> 《以自由看待发展》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综合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研究以及道德——政治哲学领域多年来的卓越成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他改变狭隘发展观的旧范式,阐述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建立了全新的理论框架。全书论证,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它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压迫、缺乏法制权力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森根据大量的经验研究资料,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阐明在实践中富有成效的解决途径。在强调市场机制、全球化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做出基础性重大贡献的同时,他指出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在人的生存、保健、教育等领域承担责任,更需要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在全面的社会交往和变革中发挥主动作用。 <BR> </P>
<P>章节目录: </P>
<P><BR>导论<BR>第1章 自由的视角<BR>1.1 不自由的形式<BR>1.2 过程与机会<BR>1.3 自由的两种作用<BR>1.4 评价体系:收入与可行能力<BR>1.5 贫困与不平等<BR>1.6 收入与死亡率<BR>1.7 自由、可行能力与生活质量<BR>1.8 市场和自由<BR>1.9 价值标准和评值过程<BR>1.10 传统、文化与民主<BR>1.11 结语<BR>第2章 发展的目标和手段<BR>2.1 自由的建构性和工具性作用<BR>2.2 工具性自由<BR>2.3 相互联系及互补性<BR>2.4 不同层面的中国和印度对比<BR>2.5 增长引发的社会安排<BR>2.6 公共服务、低收入和相对成本<BR>2.7 20世纪英国死亡率的降低<BR>2.8 民主与政治激励因素<BR>2.9 结语<BR>第3章 自由与正义的基础 <BR>3.1 内括的与剔除的信息<BR>3.2 作为信息基础的效用<BR>3.3 功利主义视角的长处<BR>3.4 功利主义视角的局限性<BR>3.5 罗尔斯与自由权优先<BR>3.6 诺齐克和自由至上主义<BR>3.7 效用、实际收入与人际比较<BR>3.8 福利:多样性与异质性<BR>3.9 收入、资源和自由<BR>3.10 福利、自由与可行能力<BR>3.11 权数、评值与社会选择<BR>3.12 关于可行能力的信息:几种不同用法<BR>3.13 结语<BR>第4章 以可行能力剥夺看待的贫困 <BR>4.1 收入贫困与可行能力贫困<BR>4.2 何种意义上的不平等?<BR>4.3 失业和可行能力剥夺<BR>4.4 医疗保健和死亡率:欧洲与美国的社会取向<BR>4.5 印度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贫困和剥夺<BR>4.6 性别不平等和失踪的妇女<BR>4.7 结语<BR>第5章 市场、国家与社会机会 <BR>5.1 市场、自由权与劳动<BR>5.2 市场与效率<BR>5.3 处境劣势与自由不均等的配对效应<BR>5.4 市场与利益集团<BR>5.5 需要批判地审视市场的作用<BR>5.6 需要一种多层面的思路<BR>5.7 相互依赖性与公共物品<BR>5.8 公共支持与激励因素<BR>5.9 激励因素、可行能力与功能性活动<BR>5.10 扶助对象选定与手段核查<BR>5.11 主体地位与信息基础<BR>5.12 财政审慎与综合考察的需要<BR>5.13 结语<BR>第6章 民主的重要性 <BR>6.1 经济需要与政治自由<BR>6.2 政治自由与民主的首要性<BR>6.3 否定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的观点<BR>6.4 民主与经济增长<BR>6.5 穷人关心民主和政治权利吗<BR>6.6 政治自由的工具性作用<BR>6.7 政治自由的建设性作用<BR>6.8 民主的运作<BR>6.9 民主的实践与反对派的作用<BR>6.10 结语<BR>第7章 饥荒和其他危机 <BR>7.1 权益和互相依赖<BR>7.2 饥荒的起因<BR>7.3 饥荒的防止<BR>7.4 饥荒与疏离<BR>7.5 生产、多样化经营和增长<BR>7.6 就业途径和主体问题<BR>7.7 民主与饥荒的防止<BR>7.8 激励因素、信息与饥荒的防止<BR>7.9 民主的保护作用<BR>7.10 透明性、安全与亚洲金融危机<BR>7.11 结语<BR>第8章 妇女的主体地位与社会变化 <BR>8.1 主体地位与福利<BR>8.2 合作性冲突<BR>8.3 对权益的认识<BR>8.4 儿童生存率与妇女的主体地位<BR>8.5 主体地位、解放与生育率降低<BR>8.6 妇女的政治、社会与经济作用<BR>8.7 结语<BR>第9章 人口、粮食与自由 <BR>9.1 是否存在世界粮食危机?<BR>9.2 经济激励与粮食生产<BR>9.3 人均粮食产量趋势之外的因素<BR>9.4 人口增长与提倡强制<BR>9.5 强制与生育权<BR>9.6 马尔萨斯的分析<BR>9.7 经济或社会发展<BR>9.8 年轻妇女权利的增强<BR>9.9 外部因素、价值观念与交流<BR>9.10 强制的有效程度有多大<BR>9.11 生育率降低的副作用与速度<BR>9.12 强制的诱惑力<BR>9.13 结语<BR>第10章 文化与人权 <BR>10.1 三种批评<BR>10.2 正当性批评<BR>10.3 逻辑连贯性批评<BR>10.4 "文化性批评" 与亚洲价值观<BR>10.5 当代西方与独特性<BR>10.6 对孔子解释<BR>10.7 阿育王和考底利耶<BR>10.8 伊斯兰的宽容<BR>10.9 全球化:经济、文化和权利<BR>10.10 文化交流与无处不在的相互依赖<BR>10.11 普适性前提<BR>10.12 结语<BR>第11章 社会选择与个人行为 <BR>11.1 不可能定理与信息基础<BR>11.2 社会正义与更丰富的信息<BR>11.3 社会交往与局部共识<BR>11.4 有意追求的变化与无意造成的后果<BR>11.5 来自中国的一些例子<BR>11.6 社会价值观与公共利益<BR>11.7 价值观在资本主义中的作用<BR>11.8 商业伦理、诚信与契约<BR>11.9 市场经济中规范与制度的差异<BR>11.10 制度、行为规范与黑手党<BR>11.11 环境、法规与价值观<BR>11.12 审慎、同情与承诺<BR>11.13 动机选择与进化生存<BR>11.14 伦理价值标准与政策制定<BR>11.15 腐败、激励因素与商业伦理<BR>11.16 结语<BR>第12章 个人自由与社会承诺 <BR>12.1 自由与责任之间的相互依赖<BR>12.2 正义、自由与责任<BR>12.3 自由造成的区别何在<BR>12.4 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BR>12.5 人力资本与人类可行能力<BR>12.6 最终的结 </P>
<P>端午节免费共享,节日快乐!</P>
<P>
</P>
<P><BR></P>
<P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4 18:26:54编辑过]</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