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全球人口大国,中印赴美留学的人数也高居榜首,堪称“劲敌”。据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上月底发布的报告,2008-2012年,共有16.8034万名印度学生留学美国,占美国留学生总人数的15%,仅次于同期中国28.4173万留学生的规模。
综合相关智库报告和外媒的报道可以发现,中印赴美留学生有以下主要区别,它们也部分体现了两国的产业发展特色:
1、求学目标不同。大多数赴美的印度学生攻读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只有10%的印度赴美留学生只报读本科课程或者攻读博士学位。而在中国,44%的留学生是一念完中学就去美国读大学的。另外,追求深入研究的中国学生也比印度学生多。
2、专业方向不同。总体来看,简称STEM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类学科是印度学生的最爱。约32%的印度赴美留学生报读工程类课程,这类学科的中国赴美留学生占比仅17%。布鲁金斯学会上述报告发现,现任微软CEO纳德拉(SatyaNadella)的故乡——印度安得拉邦的首府海德拉巴(Hyderabad)就是向美国输送STEM学科留学生最多的城市。2008-2012年,美国共有2.084万名STEM学科的留学生来自这座城市。而商业、市场营销这类非STEM学科的中国留美学生占比达到61%,印度的这类留学生占比只有不到30%。印度学生偏爱技术类学科不算意外,因为印度的科技外包业蒸蒸日上。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今年6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科技专业人士最多的十大城市之中,前四强都位于印度。这个国家的编程员人数已经超过了美国硅谷。
3、留学终极去向:是否学成归国?虽然中国的留美学生全球最多,但赴美求学可能不是大批中国学生的真实目的。完成美国的学业后,不少中国留学生并不想回国,他们希望留在美国,在当地找工作。这种暂时居留通常意味着,今后这些中国留学生会成为美国的永久居民。
今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系助理教授Alan C.K.Cheung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超过半数受访的美国精英学校中国留学生毕业后不想回国。Cheung在文章中称,大多数受访学生说,可能至少拥有几年在美国工作的经验后再考虑回国。但在获得稳定工作、开始组建个人家庭并享受在美追求事业后,这些学生的暂住往往最终会越拖越久,甚至长期居住。与中国留学生相比,印度留学生的态度截然不同。国外毕业的印度学生不担心回国后的种种政治和社会影响。实际上,两年前《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就发现,印度的留学人才在慢慢回流祖国。许多印度人回国后在投行、咨询公司和大型传媒机构工作。
20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