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745 63
2014-09-04
百度上是酱紫说的: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发生主要是商品生产技术的对比,优胜劣汰,以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其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其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论在私有制社会还是在公有制社会,只要有商品经济,都发生作用。

实质对比

实际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却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变动。

  价值规律


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4 12:06:55
大体与记忆中书本上学到的差不多,
“其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论在私有制社会还是在公有制社会,只要有商品经济,都发生作用。”
————这句话当年书本上好像是没有的

记得当年书本上的原话好像是:

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价格下跌,抑制供应,刺激需求,直至供小于求,价格上升,价格上升抑制需求,刺激供应.....从而达到动态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4 12:10:50
对于价格和供需的互动关系,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今天所谓的西方经济学,都是共同认可的

分歧出现在下面: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面,添加了一个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后面马克思主要的论述方向,转向价值问题,
从等价交换原理(嗯???价格不是波动的么,怎么个等法)出发,
把价格的波动过程称为剩余价值的再分配,掩盖剥削剩余价值的实质什么的。
.......
(我的记忆不一定准确,当年政治经济学经常考不及格,欢迎马经功底深厚的朋友补充斧正哈)

而今天的西方经济学,尤其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部分
基本只是详尽论述价格与供需如何互动,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
依据的交换原理好像是比较优势原理
(也欢迎西经功底深厚的朋友补充斧正哈)

有趣的是,这两派经济学都立足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都喜欢从亚当斯密的语录当中引经据典
这有点像华山的剑宗和气宗,各得了半部葵花宝典,于是两派各执一辞,纷争不修,
稍有区别的是,<国富论>毕竟没有被扯成两半,亚当斯密的言论两派都能看到,只不过两派强调的重点不太一样
马经强调等价交换,而西经强调无形之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4 12:26: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4 13:01:49
其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当初我也将信将疑,但后来老师告诉我一件事,那就是某位商界著名人物去世,这就引起了整个市场价格的大幅变动。这一事实告诉我,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是数不清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4 13:05: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