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为什么常饿死人?为何当代社会所养活的人口数量在古人那里难以想像?
显然不是因为耕地多了。当代世界能养活如此多的人,主要是因为世界贸易,包括粮食贸易自由。世界各地发挥比较优势:种粮效率最高的地区种粮,种粮效率低的地方去生产冰箱、手机。而下面要讲的是,冰箱、手机等等也正是当代世界能养活更多人口的关键技术产品。
信息技术、储藏技术、运输技术、生物技术,都帮助养活了更多人。
1、信息。古代,一个地方饥荒,外地的人怎么知道?信息传播的最快方式是马。当信息传出来,人已经饿死不少了。
2、储藏。古代,粮食丰收的时候,难以有好的储藏技术,将之储藏起来,供缺乏的时候用。比如没有冰箱,很多食物很快就变质、浪费了,同时稍远处正有人在挨饿。
3、运输。古代,当人们知道某地有饥荒,即使想运粮救援,但路途遥远,最快只是马车,无法和现在的飞机空运相比,所以饿死人并不奇怪。
4、生物技术。古代,粮食产量很低,现在通过杂交、基因等生物技术,粮食亩产早不可同日而语了。
所以,一味地保护耕地是愚蠢的观念。吃饭问题,根本就不是单纯的粮食问题,而是综合技术问题。只有更大的城市化,综合技术才能更高,才有可能养活更多的人。
当耕地减少的时候,市场自然促进人们提高亩产,提高信息、储藏、运输以及生物技术。当粮食减少而值钱的时候,市场自然促使人们自觉自愿地保护甚至扩大耕地。
反过来设想,假如保持粮食量不变,而去掉当今人类的那些技术,那么,仅靠天吃饭,恐怕连现在十分之一的人都养活不了。所以,并不单是粮食养活了现在这么多人,更是各种近代工业与当代信息技术养活了这么多人。以保护耕地的名义,禁止搞经济技术开发区,或阻止城市化,是非常愚昧落后的观念。文/Ab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