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3984 3
2014-09-05

大理古城

从昆明乘火车来到大理的时候,处处的庄稼一片葱绿,雨中的苍山洱海云雾茫茫。大理文化发源于西北高原的古羌人,和楚文化同源、相互的交流影响不断。汉武帝元封二年设叶榆县属益州郡,司马相如、司马迁都亲临大理一代。公元779年南诏王异牟寻都城搬到阳苴羊城,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仍在此设都。大理浓厚的本主文化独具魅力,风花雪月让白族人温柔美丽。始于唐代的茶马古道是沟通川、滇、藏的通道,下关是茶马古道中心,滇藏道、博南道、蜀身毒道、滇缅公路在此交汇。

从写有“大理”、“风花雪月”、“玉洱银苍”的牌坊望苍山上白云舒卷。细雨濛濛中沿着笔直的石子路步行到洱海,两旁林圃中白杨、垂柳、玉米、菜地高高低低一片绿,湿地中青蛙和鸟声不断、沟渠水悠悠地流,七月的秧苗已经抽穗、一派江南水乡风景。一片白族房子,墙壁上写有“积翠留枫”、“瑞彩祥云”、“江枫轮影”、“琨玉秋霜”的字样,“十围大树植正中、日落樵子担薪还”的生活充满雅趣。家家庭院的天井中石榴、桃子、丝瓜挂满枝,翠竹摇曳、凤凰树碧绿、母鸡咯咯地叫。洱海如白带、层层细浪轻轻荡漾,对面横亘延伸的山脉上云雾迷濛。湖边有水草、菱角密密的、一片荷叶青青,水鸟嬉戏、蛙声如潮、水上蜻蜓飞、水中鱼儿游。水边白族民居掩映在垂柳中,钓鱼舟上的人静静的。

走在古城内青石板上,街道上柳枝婆娑、流水哗哗、雨丝别样温柔,风车和木船、白族家常菜、白族渔村散发出生活气息。银匠的叮当声是动听的音乐,鹤庆新华村的金银加工制作最早始于南诏时期。白族扎染,东汉传入大理、兴盛于明清,以白棉布为原料、蓝淀为染料、花鸟图案富有情趣。下关沱茶产于1902年,历来深受西藏、四川人喜欢。腾越总兵、贵州提督蒋宗汉祠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与戈舒翰摹旗功高海甸,同马伏波标柱气壮边关”,蒋宗汉是鹤庆县彝族人,1885年参与冯子材指挥的抗法作战取得镇南关大捷。玉洱园是清末民初大理农林试验场,大门上写有“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俱有情”。大理文庙正在修复中。大理电影院使得云南民歌在心中飘荡。五华楼始建于南诏劝封佑时期,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南诏王在此宴请西南夷十六国君长。夜间的五华楼飞檐翘角、灯火辉煌、芦笙悠悠、池中荷叶青青。总统兵马大元帅府,明代为分巡迤西道署,康熙二年建为云南提督衙门。洋人街有流水、杨柳、古井,清末称护国路反对袁世凯称帝,壁上有明杨慎“北城楼阁壮人寰,泽国封疆镇两关。云气开成银色界,天工斫就点苍山。”

明洪武十五年沐英平定云南后,大理卫指挥使周能在古都阳苴羊城基础上扩建、次年都督冯诚加以拓宽,各方城墙长1500米、城四方和四角有脚楼和门楼。南门上有文献楼,北门城墙上有“登临常怀唐宋风”的字样,残余的城墙上石头斑驳、长满青苔藤萝、古护城河掩盖在耗草中。苍山门在雨中更加幽静,对面三月街的门上写着“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大理三月街始于唐朝,由传统的观音庙会演变而成,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街期为七天。三月街后面苍山上布满云雾,北边的三塔矗立在云雾中。走过三月街,苍山下马儿在树林啃草,大理马在宋朝享誉中原,岳飞抗金的战马都购于大理。雨中的苍山树木苍翠、白云笼罩着山头,山上泉水奔流而下形成条条清溪。山脚下青草地一片、水珠晶莹透剔,隐约可见的台基是古居民遗址。回望洱海如明镜、山脉如画屏、云雾多彩、恍若有仙。

进入崇圣寺,就看到壮观的三塔映衬在苍山云雾中,石阶两边草木在烟雨中绿茵茵的,菩提树边潭水一派碧绿,音乐声如泉水流进心间。南诏时期佛教通过中原、缅甸、匈奴传入大理,深深地影响了大理文化。黄色的三塔处古松苍翠、碧草青青。建于唐朝年间的正塔十六层、方形、中层宽、望之有肃穆敬畏之情,“永镇山川”的金字是开国元勋黔国公沐英孙手笔。建于宋朝时期的二座小塔九层、八角形、让人可亲。三塔倒影园内小塔松一片,百年滇合欢遒劲多枝,雨中三塔倒影在月牙形池中格外清晰。南詔建极大钟有磅礴之气,下面绘有天王、上面是观音和莲花台。雨铜观音像,铸于南诏中兴二年即公元899年。南诏、大理国皇家佛都的大门,有“天半无寒云佛住山林传此日,地高留古台僧开栋宇自唐年”的楹联,有明代杨黼“占东土北阙称谱,寻西天南国趣陶”,有明朝状元杨升庵“宝气白毫光天阙尘气净,山岚银色界烟霄草木香”。天王殿、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的铜像十分高大。徐霞客来到此处,写有“明月一簾心般若,慈云四辟影婆娑”。

周城

从古城苍山门乘车到周城,感觉苍山如屏、洱海如带、田园秀丽、城乡一体。周城的大门上,写有“风景这边好古树画楼青山绿水、特色此地多欢歌妙舞素裹红装”。古戏台建于光绪21年,有古楹联“周常尚文礼乐宏模新景运、城不名武絃歌雅化庆升平”。周城有两千多户人家、一万三千多人口,先辈明朝来自南京应天府。戏台前两棵高山榕有二百三十年,每天下午聚集着摆集的人们。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白族火把节,为纪念在松明楼殉情的柏洁圣妃,广场树上高大的火把、摆上供品,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手持火把、燃成一堆堆篝火,同白村儿女彻夜尽情歌舞。家家墙壁上都烧着香,房子大都有三百年,字画中有“田与书勤耕勤读、富和贵能逊能受”。“龙泉泽梓”壁上画有二龙云中喷水。龙泉寺建于明代,清乾隆、咸丰、光绪年均有修茸。中院的玉皇阁,“法相庄严”为龙云题于民国二十三年。文昌宫“开化宏仁”为光绪辛卯年周城村人题,有“十七世化身悉本孝忠为物则、三千年法眼惟凭德信取文章”的楹联。武庙关羽像前写有“人间第一英雄耿耿忠心光日月、盖世无双豪杰堂堂正气壮乾坤”。景帝庙内香雾缭绕,“武库新开平安宇、瀛洲大启驷马门”,“苍山松青存善良、洱海碧水洗邪恶”。

顺着蝴蝶泉边棕树河到云弄峰下龙王庙,一层层白水哗哗响、溪水碧绿、玉米地望不到边。灵帝庙前有菩提树,大门有楹联“灵旨修身斩蟒赐百姓福祉、帝道爱民除害保八方平安”,周城人每年正月十六都来此朝拜本主杜朝选。庙内杜朝选握断剑端坐、俨若儒雅文官,像前有“保土保水保一方生存决不缺任、作神作圣作一村云主坚守职责”。传说远古有大蟒为害乡里,猎人杜朝选斩蟒、半截剑断入蟒腹。两侧观音和地臧像,也是面目温和、富有人间性。一路上有山神庙三座、土地神都很和蔼,“山神保佑山中客、土地扶持土上人”,“龙气吹开云里路、泉水响入洞中天”。周城北洞桥处流水声响成一片,石子河床上泉水清澈、溪流边青草茂密。玉米地中水声哗哗、石子路上有清泉流下,谷中无路处静听深壑中泉响、回看洱海如镜。山壁下龙王庙,记忆中泉水从龙口流出、潭水清凉、古树生寒,让人有敬畏之情。这次没到龙王庙而来到龙马谷,路上墙壁上有“五柳耕读”的字样。龙马谷中,黄连木带来幽静、龙马潭被草藤掩盖、龙王庙旁有千年龙树。上坡凤尾竹和青松带来幽静,知鸟叫、蝴蝶飞、荒草中蛛丝遮道。下坡后看到狭谷两边青松、对面是山峰、谷中是荒草一片,猎户的竹楼废弃、田园荒芜、一滩水上芦苇摇曳。

云弄峰上缠绕的云雾,是白族女子帽上飘逸的白带。蝴蝶泉公园大门的照壁上,有周城村民“白石苍苔积,松荫岁月深。烟霞叠望处,仙迹此中寻。”公园门口有两棵多枝的小叶榕,进门大道悠长、两排竹子婆娑,直到八十年代许多白族男女在此对歌。郭沫若六一年题有“蝴蝶泉”的牌坊内,有遮天的黄连木、多枝的毛叶合欢、一丛丛的新樟、端直的侧柏。流水声响处,五股清泉水从龙口流出、池中石子光滑,壁上刻龙、桥上刻有蝴蝶。蝴蝶泉水碧蓝、闪动着天光和树影,郭沫若题的“蝴蝶泉”三字在泉中清晰可见,泉上乔木刺桐斜倚多枝、枝上青苔厚厚的。从徐霞客来到此处到八十年代,这里的蝴蝶都是一串串的。传说很久前,云弄峰下羊角村有白族姑娘雯姑、山上有个年轻猎人霞朗,在官军追赶下跳进无底潭中,第二天潭中飞出无数彩蝶。以后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为白族人的蝴蝶会,猎人的生活比王子的更自由多趣味。泉水流向湖中、湖水一片碧绿,湖边树木和石头遍布、云弄峰上绿树覆盖,泉水声和岛上白族民歌多情悦耳。

从白族扎染第一村的牌坊走到洱海,霞移溪的水在石子上白闪闪的,苍山有十八溪的泉水汇入洱海。秧田间有水龙王庙、前面洱海如镜。湖边有一片树林,树木有的在岸边、有的在水中、风吹树叶呼呼响。环海西路上一片幽静,水边的玉米、秧田、水草绿绿的,柳絮轻飞、柳树如烟、有时只见碧绿、有时露出湖面。人在绿中走、渔船水中行、鹭鸶栖息、歌声飘扬、苍山披翠。桃源古渡处,洱海与天同色。碧蓝的水中,晴朗时有蓝天、白云、霞彩,雨后色彩斑斓、是一幅水墨山水。对山绵延起伏、水中倒影呈褐色,近处岸边有绿树和云弄峰的倒影。宽阔的湖面,有时细浪轻轻、渔舟慢慢,有时波涛漫卷、如巨龙声吼。

剑川揽胜

剑川古城洋溢着浓郁的儒家文化气氛。进入古城大门,就看到大明隆庆二年“文魁”、万历六年“进士”的牌坊,“恩荣玉璧无双品、望重金华第一家”,“耕读传家兄弟一门双进士、簪缨弈士祖孙三代五郎官”。巍峨的剑阳楼上写有“文献名邦”,有赵藩“山脊跨飞楼高居观自在、金碧烂朝阳久坐欲忘还”。古城环境优雅,“一孔石桥十种画、七曲流水万古琴”,“门前八曲长流水、院内读书朗朗声”,“难拒春花掩柴屝、易邀梅影入酒坛”。古城民风淳朴,“净扫庭阶迎客驾、乐弹琴瑟接鸾舆”,“存心仁厚睦邻里、居家俭朴益此身”,“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声还要读书”。墙上诗画体现出剑川的文化底蕴,“廊外双桥间,柳浪闻莺处,曾是旧时南诏边,悠然古风在。门前清溪流,遥连玉龙巅,文明开先吉祥居,翰墨香如旧。”明代双进士民居,有楹联“两世双魁一堂双凤、鸣琴七县秉铎四庠”。建于咸丰年间的杨敬规宅、赵胜昌宅,三坊一照壁、土质板墙、木雕图案、天井鹅卵石铺筑。张纪域故居建于嘉庆二年、四合院带门楼、门楼有重檐“节孝”牌。原国民党五十八军军长鲁元家宅,建于嘉庆年间,大门内有南北两院相通,南院四合五天井、天井小石块铺砌,北院三坊一照壁、天井鹅卵石铺砌、水池与照壁相连、池边嵌石雕栏杆。鲁元第六代祖鲁国栋、鲁国梁,清嘉庆年间授震威将军、建威将军。“邑首金华家第一、名魁剑海甲开先”,杨启之于嘉靖丁未举进士、为剑川甲榜之始、对理学很有造诣,任浙江乐清县令抗倭有功、官至南京工部员外郎。光绪钦赐“大夫第”的赵藩、题写南京“总统府”的周钟岳,都是剑川古城名人。

剑川石宝山自南诏以来就是佛教圣地。走在石宝山的大道,正是“明镜湖光远、青屏柏影重”。海云古寺,在层层石阶上、青松翠柏间,两座牌坊上有“小寺千年古、高朋万里来”,有“牌楼磴道通幽境、古木修簧隐梵宫”。洗心桥建于大清乾隆五十七年,清泉潺潺流过,牌坊上写有“路接慈云”、“莫言空谷无来者、信有奇观在上头”。宝相寺为石宝山风景之最,始建于元代、清康熙庚午年重修。“名山仟境”牌坊内,山谷间、山坡上古树遮荫,每年农历七月末八月初剑川人在此举行盛大歌会。罗汉坡的石头巨象一般,石上有明杨慎题诗。山上有赵藩撰“众生是有缘而来切莫宝山空手、我佛本无法可说何须顽石点头”。观音殿外有康熙三十年“祝圣延喜”、乾隆三年“奉宪勒石”的石碑。殿内观音像慈祥可亲,“步下生云霞到灵山带有几分仙气、眼前无俗虑登佛地宜存一点禅心”,“万古观音复登莲杨柳瓶中垂甘露常滋德福、十八罗汉返回相正气庄严辉宝刹永被仁恩”。“宝山一会”门上,悬崖巍峨、飞瀑直下,古人题字中有“悬空宝刹”、“悬空普渡桥”、“松青一山龙、石高千丈布”。石钟山的门坊,金庸题“南天瑰宝”,有楹联“地连蒙诏三千部、岭据滇陲百二雄”。石钟寺大门有当代剑川人楹联,“岂不伟哉宛如鬼斧神工展开石破天惊之造化功夫经万劫而仍然出色、何其奇也选此悬崖峭壁凿出珠联璧合之琳琅宝库历千年而分外闪光”。石钟山石窟凿于南诏劝丰佑天启十一年、止于大理国段智兴盛德四年,有南诏王及侍从、佛教神祇、古外国人造像、女性生殖崇拜石刻。第一号石窟是南诏第六代国王异牟寻议政图,国王头戴莲花金刚宝顶、身著圆领宽袖长袍、面目慈祥端庄,继位后决定恢复与唐中断四十年的关系。普贤菩萨像,身躯健美、衣裙柔薄、饰带飘垂、璎珞精美,雕刻受到中原文化影响、使得宗教世俗化和宗教艺术生活化。石壁上题诗中最清晰的是乾隆元年的,“石多异宝结灵山,惹得骚人几辈攀。鬼斧神工施幻巧,猿梯鸟道绝尘寰。普陀横架撑霄汉,半系楼台叠翠间。万象天成无不古,奇观历历更难数。坡翁狂叫米生拜,也说灵根另一股。”

沙溪古镇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茶马古道是连接西藏和东南亚的通道,大理国时期佛教密宗、观音就是马帮从印度、西藏驮回。四方街上摆满了卖小吃和土产的摊子。从寺登街到东寨门,两层木板房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石板路两旁柳枝飘摇、麻雀嬉戏,青石板两边泉水淙淙响、清澈而又清凉。巷子里古民居一片、泥掌房显眼,古朴的院墙中可见菜园。石子铺垫的广场中,有棵三百多年的槐树。三重檐的魁阁,上层有“文光普照”的匾额,中层是戏台、底层木柱支撑,古戏台建于清嘉庆年间。兴教寺与魁阁相呼应,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有“一溪名胜”的匾额,“重临古镇思络绎马帮涌动人波曾汇集八方商旅、再觐梵宫看巍峨宝殿扶疏花影又引来万国宾朋”。明代状元杨升庵曾入住沙溪寺登街,写有“两树繁花占上春,多情谁是惜芳人。京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兴教寺为佛教密宗寺院,一进三院、两个天井中古树带来幽静。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檐下尚存壁画二十余幅,为明代白族画家张宝绘制。马店,带来茶马古道的风情。剑川人的木雕,引起游客的兴味。剑川的雕刻中外闻名,千狮山上九百九十九级台阶上雕有东汉风格狮子、白族民间狮纹,收集了一千多座剑川元、明、清三代石狮子。土坯的东寨门外杨柳依依,泉水悠悠流进小河。大河上有拱形的玉津桥,石碑上有“乾隆年间伫立桥上”的字样。河边看田野一片绿,阿鹏的家就在山坡上的村子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5 21:26:26
就这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5 21:40:52
zhengailin 发表于 2014-9-5 21:14
大理古城从昆明乘火车来到大理的时候,处处的庄稼一片葱绿,雨中的苍山洱海云雾茫茫。大理文化发源于西北高 ...
好文章。往事如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6 10:08:03
说的真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