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律师朋友在学校里兼课,他常会找一些学生来工读,或者是在接到某些公部门的研究案时,便会找一些研究助理帮忙。其中有个年轻助理叫做阿雅的女孩,我头一次见到她,她捧着好多档案匣,从楼梯上下来。满脸都是笑容,嘴又甜,律师朋友对我说:「阿雅人很乖的。」
我一直以为他对阿雅很满意,也以为阿雅毕业后会留在事务所,没想到,有一天竟在计算机展览场的叫卖摊位上,看见了吆喝着:「最后机会,割喉价!不买你会后悔!」的阿雅。
「什么时候离开事务所的?」我在拥挤的人潮中,扯着嗓子问阿雅。
她的眼圈忽然有些红:「离开三个月了。老师说我不是干这一行的,我只好走了……」
我听了觉得心酸,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扯开嗓门问:「妳在这里还好吗?」
「反正就是工作嘛。没差!」她努力的笑着,给自己打气。
..............
过了一段时间,我遇见律师朋友,他身边的助理变少了,也没有那种像阿雅一样笑脸迎人的类型。
我笑着问:「唉! 看不见甜美的笑脸了。」
朋友微笑的说:「你是说..阿雅啊,我让她离开了。她不适合做这个工作。」
「是吗?我倒觉得她挺卖力的。」
「卖力有什么用?我需要的是人才,不是人力。」
「你可以培养她,让她变成人才啊。」我还在挣扎。
朋友疲倦的看了我一眼:「有些人已经设定了自己是人才,有些人无所谓,要怎么培养啊?他自己都无所谓了。」
我忽然想到阿雅在卖场说的那句话:「反正就是工作嘛。没差!」
也许就是因为都没差,才失去了竞争力吧。我终于沉默了!!!!!
关于人才与人力,确实是很多在职的朋友较庶忽略想过的问题,很多人一直以为只要够投入,就能把事情做好,却忽略了专业性与准确性,是人才最重要的。如果不能让自己更专业,就无法成为人才,只能沦为人力。
在我想法中,人才与人力的定义并不是看一个人的学识、经验、技能而定,而是在于…我们具备的能力是否符合「老板的需求」。只有符合「老板的需求」…我们才是这间公司的「人才」,不然即使一个员工拥有博士学位及具备该产业相当丰富的经验,若他的能力并不符合「老板的需求」,那他也只能算是一个「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