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4929 94
2014-09-07

The New Rules of Marketing & PR
(新规则:用社会化媒体做营销和公关)
(奥美公关、微软、人人网等公司CMO以及公关总监联诀推荐,社会化营销必看10本书之一升级版)

作者:David Meerman Scott (戴维·米尔曼·斯科特)

内容简介:
  《新规则:用社会化媒体做营销和公关》是社会化网络时代全球公认的营销和公关领域权威性和实用性的著作之一,曾多次入选美国《商务周刊》畅销书榜单、Amazon超级畅销书,长期雄踞营销和公关类图书榜首,被翻译为25种语言在全球发行,被誉为社会化媒体领域必读的10本书之一
  4年前,《新规则:用社会化媒体做营销和公关》第1版出版后立即在营销和公关行业刮起一阵风暴,并且畅销至今,它的出版被视为传统营销和公关向社会化媒体营销和公关转型的转折点,如今推出了第3版,它已经成为社会化网络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人员和公关人员日常工作的必备手册。它基于社会化媒体的特征,为营销和公关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规则体系。4年来,大量读者和企业在本书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并取得非凡的成功,这套新规则被证明是科学且有效的。本书中的方法和思想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持久的效应,适合于所有想通过社会化媒体来树立品牌和传播思想的个人、企业和组织。
  全书共23章,分为三个部分:部分(第1~3章)详细阐述了社会化网络如何改变传统营销和公关的规则,并针对性地指出了企业应该如何挣脱旧规则的束缚,在新规则的指引下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第二部分(第4~10章)详细讲解了如何在新规则的指导下利用社交网站、微博、博客、播客、在线论坛等社会化媒体来实现营销和公关上的新突破,包含大量真知灼见;第三部分(第11~23章)通过数十个成功的营销和公关案例讲述了如何利用新规则来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极具实操性,同时从这些案例中提炼出了大量具有启发意义的观念和见解,旨在告诉读者如何利用这些社会化媒体和新规则来建立“思想领袖”地位,从而成功地进行营销和公关。

作者简介:
       David Meerman Scott是一位营销战略家、演讲者和研讨会举办者。他所开发的计划赢得了无数的奖项,而且帮助一些产品和服务在全球的销量超过10亿美元。Scott主要从事在线新闻工作,他曾任NewsEdge Corporation的营销副总裁,也在Knight-Ridder(当时世界上的报业公司之一)的电子信息部门担任过管理职务。现在,他在世界各地的各种组织发表主题演讲,把营销和公关新规则传播给更多人。

媒体评论:
      本书很好地介绍了对任何PR专业人士适用的营销手段及其基础知识。
      ——美国《出版人周刊》(星级推荐)

        本书超越了技术之外,介绍了各种有影响力的Web营销手段。作者介绍了一系列的规则,告诉人们如何利用这些Web手段来获取的效用。并且,本书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深入实践的方式来介绍这些内容。
       ——Jay Conrad Levinson,游击营销之父,游击营销系列图书作者

        本书介绍了如何使用影响深远、效果持久的社会化媒体工具成为“意见领袖”。对于想要为自己、自己的思想以及组织正名的任何人来说,本书都是一本极具价值的指南。
       ——Mark Levy,营销战略公司Levy Innovation创始人

        在过去的6个学期,我使用本书作为波士顿大学“新媒体和公共关系”课程的核心教材。本书对于未来的专业人士来说,是一本有力、清晰和实用的指南。
        ——Stephen Quigley, 波士顿大学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中文版PDF: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589457-1-1.html


好书一起看:
分享帖子的‘标题+链接’+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书评】到QQ群或者微博,将截图(含QQ群成员数字/微博粉丝数)回复在下面,会获赠论坛币: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3.所有奖励均可叠加,奖励不封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7 09:39:43
       这是接连看的第二本关于社会化网络营销的书,很明显,作者是个营销高手,且完全顺应了从传统向新媒体转型的潮流。书的重点不在技术,而在运用。
  
  部分:传统的营销是打断式的单向广告、公关就是跟媒体打交道,而社会化网络环境下,营销与公关的界限已经模糊、融合,沟通变成了直接与用户的双向沟通:真正理解客户需求,建立‘买家角色’,弱化广告强势推销。尽管,传统媒体的地位依然,却难掩被边缘化的势头。
  
  第二部分:博客、播客或者图片/视频,都是信息发布与交换的平台,掌握礼仪(别做‘托儿’),挖掘技术(比如:SEO),测评与趋势分析。若是能发动一场病毒式营销,那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了。别人替你讲故事,整个互联网的狂欢被引爆......最典型的例子自然是2009年昆士兰旅游局举办的‘世界上的工作’的视频大赛。同理,2010年夏天Vancl在国内发布的‘凡客体’也有类似的效果。
  
  第三部分:点击率只是浮云,企业要追求的应该是借助社会化网络的销售增长这样的目标,那么你必须以客户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一刀切肯定无法吸引人,需要为每个目标买家角色建立一份档案,以买家熟悉的语言方式为买家撰写内容(丢弃官腔与专业术语吧!)。最关键的是要把内容与网站购物者的购买周期结合起来:初期,买家需要一些关于他们的问题以及公司解决问题途径之类的基本信息;之后,买家会对比各种商品和服务,价格是重点;最后,买家准备掏钱时,购买的便利很重要。整个购买过程并非只是冰冷的人机操作,行为分析与互动管理,灵活且前后一致的交互式沟通,给客户留下信任、满意的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7 09:39:44
        从事传播和公共关系工作十多年,我深感公关和营销是一门常变常新的课题。在这本有趣的书中,大家即将看到作者通过各种具体示例和生动剖析,讲述如何借助网络化手段,密切与受众联动;通过营销传播来树立品牌,将思想展示给市场;怎样把信息清晰传递到外界,使各种备受困扰的状况得以改变。作者把我们感知的变化归纳梳理,结合案例启发我们有所行动。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又正在如何改变公关营销?怎样利用网络新媒体的新规则在市场以至社会竞争中成长?这本书指点行业发展趋势,所说内容关系我的饭碗。我以为,它应该是从业人员必读工具书之一。读这样一本书,重要的不是你读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并去做什么。
  探索人与网络之间的关系,通过网络和社会化媒体内容来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样重要的事情,谁都需要做,而且是以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方式,什么时间开始都不晚。因此,在这样的一种意义上,其实这本书是无关专业的,每个观察这个世界并与之建立亲密联系、往来互动的人,都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了解行动的哲学。诚如David所说,“Internet改变了营销和公关规则,使公关再次面向公众,而不仅仅以媒体为中心。”本书在这个方面尤其给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
  在过去十年间,互联网使整个社会的改变尤其巨大,并让我们学到很多受用的网络经验。“互联网改变了我们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方式”,“一切都在网上”,“探索网络的一切可能”,不变的是变化。我读过David Meerman Scott的书,他这本2010年初再版的《新规则:用社会化媒体做营销和公关》曾连续六个月稳居《商业周刊》畅销书排行榜位,后被翻译成24种语言在不同的国家出版。作者一如往常,少说教多例证,点拨我们一起思考互联网给传播和公共关系学所带来的激动人心的变化,引导我们摆脱所谓常识的羁绊,自由恣意,寻找在网络时空提升能见度的途径。
  这是一本没有严格顺序和规则,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开放阅读的书。随时打开,跳读也不会失去线索。它虽然以传统出版物的形式出现,却充分揉合了网络的特点,书中不仅包含数百个网址博客链接信息,在特定话题上,还提供了向前、向后跳读的建议。
  归根结底,这本书是专家的讲述,智慧的分享。为避免写成冗长的读书笔记,书的内容还是留待读者自己去阅读,慢慢体会,一一实践吧!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传播及公共事务总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7 09:39:45
       游戏的规则正在改变,而且改变的速度正在加快。
  
  正如我们所知,社会媒体及其支持技术(Web 2.0)对世界每个角落的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经过演变而形成的潮流、趋势、现象和挑战,我将之定名为“裂变”。
  
  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来想一下,人们现在比他们曾经梦想的有了更多的联系方式,而且能够获取更多信息,因此也有了更多机会。
  
  世界上最远的角落里的医生能够在线为紧急手术提供指导。借助于因特网,任何地方的学生都能够与拥有舒适教学环境的学生一样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如果孩子得了罕见疾病,他们的父母总是可以在网上社区找到具有相同经历的朋友。Web 2.0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自然,这对于商业也有深远的影响。新的、双向的价值流正在形成。这当中有很多源自客户生成的媒体的迅猛发展,包括博客、社会网络、消费者意见交流站点、视频和图片共享站点,等等。
  
  消费者比以往有了更多的新闻和信息发布渠道,参与者有了更大的发言权,其中一部分原因就要归功于这些易于使用的多媒体发布工具和在线口碑网络。由于人们组成了社区,并且开发了自己的沟通渠道,因此他们比过去更有力量,他们每天都在发起各种话题的讨论,有些讨论颇具影响力。很多讨论是围绕品牌展开的,其中不乏世界最知名的品牌,而且不管你喜欢与否,这些讨论都正在塑造新的品牌,或重新定义现有品牌,甚至是摧毁品牌。
  
  没有什么地方比中国,过去15年我就安家在这里,更能体现出这种巨变的了。自1995年来到中国以后,我亲眼目睹了网民人数迅速上升至4亿多,这是个令人敬畏的数字,它比美国总人口还要多。
  
  同样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两个孩子在中国的成长,新的交流形式日益成为他们的主要信息来源,而且最终成为左右他们决定的主导。在这个新世界中,他们觉得在线社会网络就像他们的运动场一样“酷”,有一天,他们将不再看报纸,甚至不再关注在线新闻门户站点,而完全沉浸于朋友在Twitter上推荐的信息,他们也将跟随着他们最喜欢的博主们成长,而完全忽略新闻媒体,甚至道不出一位新闻记者的名字。
  就在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等西方平台绝望地从旁注视着这里发生的变化的时候,无数中国网民找到了他们的网上家园,这些家园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填满了社会媒体所留下的空间。
  
  这些社会网络平台远远不止是克隆国外的同类站点,它们还提供了创新的功能,形成了的中国社会媒体空间和在线文化。
  
  作为一名中国的沟通专业人员,我的工作就是使所有这一切发挥出意义,现在,该到我忘却一些从“传统”沟通世界中学到的东西的时候了。
  现在是学习新的公共关系和营销规则的时候,是学习David Meerman Scott在本书中引入的新规则的时候了。
  
  正是这些规则鼓励芬兰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在中国放弃传统的新闻发布方式,而采用了全新的交流模式,为上千万人提供了体验其高度个性化的新闻发布会的机会――“社会媒体新闻发布会”。
  
  正是这些规则使得中国的在线服装零售商凡客诚品(Vancl)放弃了对其品牌的控制权而发动了一场病毒式的营销活动,使得成千上万的人为本来就已经非常流行的宣传活动又平添了无数个性化的色彩,并让这些人能够共享他们的整个在线网络。
  
  正是这些规则使得全球著名的美容品牌联合利华的旁氏(Ponds)绕过了中国传统的媒体“守门员”,而选择了一个新的影响者――美容博客,从而帮助它在中国市场占有新的位置。
  
  虽然策划这些活动的人未必是读了本书之后才重新定义营销者在中国的工作方式,但他们肯定是遵循本书所讲的类似原则来运作的。
  虽然Meerman 先生在讲述这些新的参与规则的时候可能根本没有想到Sina、Weibo、Kaixin和Baidu,但本书中所蕴含的智慧就像适用于美国一样,同样适用于中国。
  
  如果你有一个值得人们传颂的故事,那么中国的博主、微博主、播主和视频博主会帮助你把这个故事告诉4亿网民。他们将与西方的网民一样,拥有强大的力量。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我都没有读过比本书更好的手册了。通过遵循David 在本书中所讲的规则,你将能够 充分释放这种在线影响力,从而建立和巩固你的事业。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柯颖德(Scott Kronick)奥美公关北亚区总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7 09:39:46
       正如作者所说,旧规则已不再适用,新规则将成为主流。旧规则只重视单向的传播,广告与公关相互独立,公关只与媒体有关。我们已经对传统的打断式广告感到厌烦,如今更多地通过微博等新媒体接触广告,甚至分享广告。因为新规则更注重利基与长尾,重视客户沟通与体验(如实现打分、评价等功能,为客户创造有用的内容、解决问题)。
   当然,传统广告还不会被完全取代,毕竟新媒体的普及还需要时间。微博用户突破2亿,意味着中国还有11亿人没有微博,而他们接触的依旧是传统媒介,例如路牌、刷墙、报纸、电视等。而为了顺应潮流,传统媒体必须“新媒体化”,与新媒体走向融合,甚至走向“全媒体”,才能获得新生。
   社会化媒体让企业有了直接接触消费者、与消费者沟通的机会,这跟以往仅仅依靠传统媒体作为中介发布信息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企业可以自己建立媒体,及时准确的把握舆情,建立公共关系。中间环节的减少意味着距离的缩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流将更加的完整与畅通。在消费者看来,企业更加真实可感,社会化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人物化。
   书中最强调的一点是:内容。为顾客提供的内容、持续地传递价值,那是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核心。像运营微博一样,单靠一两次的转发抽奖虽然能够短时间内积累一定的粉丝,但如果长期疏于管理的话,粉丝可以随时取消对你的关注。而买粉、买转发这些手段更是毫无意义的。
   在传播的过程中,更需要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有的企业会把微博交给第三方公司去打理,普通的一条“硬广”都能有上千甚至上万的转发。然而华丽丽的数字背后,只是一条条僵粉的叠加,新版微博功能上的更新,把这卑劣的行径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作为web2.0的产物,新媒体的核心优势应该是交互与沟通,这就必须依赖于传播内容与互动形式上的不断创新,结合AR技术以及视频广告的凌仕效应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7 09:39:47
        前几天收到新书《新规则用社会化媒体做营销和公关》这本书,这段时间看完了,感觉还不错。
  这本书的行文方式是在线博客的方式,读起来比较轻松,章节之间的联系不那么紧密,适合放在手边随时翻阅,但是能够记住的内容属实不多。
  作者在公关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看到了网络兴起带给这个行业的变化。内容紧紧围绕社会化媒体展开,意在说明营销与公关之间的壁垒在网络兴起之时已经渐渐消除,各大公司都应该看到并在这个新的规则之下来进行新的市场活动。我体会比较深的有几点:
  
  1、将web比作城市
  原文如下:
  “我很喜欢将web比作一个城市——这样更便于理解网络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建立网络和相互之间如何交流。企业网站是主街上宣传商品的店面。Craigslist网站像是便利店门口的布告栏;易趣像是一个廉价的商品市场;亚马逊则是一家拥有大量老顾客的书店。主流媒体网站是城市中的报纸,如《纽约时报》在线。聊天室和论坛则是网络世界的酒吧和沙龙。
  
  如果按照我的比喻把web看成是一座城市,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把社会媒体及人们在博客、论坛和社交网站上的相互交流看成是城市中的酒吧、私人俱乐部和鸡尾酒会。更有趣的比喻是,我们可以吧twitter比作拍电影时候的幕间休息,女演员闷在女化妆间中谈论男演员,而男演员在等待下一场开始的时候也在讨论女演员。”
  
  这个比喻为新兴的web2.0找到了现实中的隐喻。当人们的社会行为移植到网络上时,必然有一些社会属性同时移植过来,隐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网络中的内容。在选择什么该做、什么时候做的时候,这些现实中的经验会帮助人们作出决策,而不是在对网络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2、营销阵地的转移和扩展
  对于只用传统营销和公关的大公司,需要考虑本书中的建议,在社会网络中营销。这也是本书重点强调的部分。大体意思是,有一个很好的产品或服务的时候,如何在网络中吸引到更多需要它的人。恕无切身体验,无法谈的很深。
  
  3、新的机会
  对于现在才开始准备和策划的新产品/服务,在一开始就要与社会媒体紧密集合,把握这个新的机会。如何把握呢?
  1)做好你的产品
  2)明确你的用户
  3)利用社会媒体与他们建立联系,满足他们的需求
  4)多做一点
  
  以上是我得心得体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