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p><p></p><p>2008年,人大继续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中,对经济学大类所有专业考察经济学综合。经济学综合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三门科目。</p><p><br/>人大经济学综合的试题重复率很高,2008年经济学综合试题也不例外,以下就做一个简单的分析。</p><p><br/>从中可以得出结论:备考人大经济学综合,真题的作用不可小觑。全面搜集真题,吃透真题,你就成功了一大半!</p><p>1.简述虚拟资本积累的特点和经济影响。(2008年第1题)</p><p>往年类似试题:<br/>什么是虚拟资本?它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2002年政经试题)</p><p><br/>这道题是2002年政治经济学专业的专业课试题,考试科目为“政治经济学(含社会主义经济理论)”。</p><p><br/>2.简述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2008年第2题)</p><p>往年类似试题:<br/>简述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p><p><br/>这道题是2002年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专业的专业课试题,考试科目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p><p><br/>这两道题的考察重点不同,说明了“资本周转”在政治经济学中是个重要的概念,会从不同侧面进行考察。</p><p>3.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画图并说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的关系式是如何得到的?(2008年第3题) </p><p>往年类似试题:<br/>(1)画图解释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br/>这道题是2006年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的专业课试题,考试科目为“金融学综合”。</p><p>(2)名词解释:交换的契约曲线<br/>这道题是2003年政治经济学专业的专业课试题,考试科目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p><p>(3)简答题:<br/>[1]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br/>[2]证明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br/>[3]结合埃奇渥斯盒状图,说明实现了交换上帕累托最优是否可以</p><p>保证社会效用(消费者效用之和)最大,其原因是什么?<br/>这道题是2003年国民经济学专业的专业课试题,考试科目为“综合考试(含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p><p>(4)简述帕累托最优配置及其主要条件。<br/>这道题是2001年国际贸易学专业的专业课试题,考试科目为“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含西方经济学)”。</p><p>显而易见,人大经济学综合试题重复率相当之高(按此方法分析07年真题,更会让你对此信服),高老那两本书的考查内容在以前的年份几乎全部考过,如有疑问,尽可查阅财金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历年真题。</p><p>总之,真题是王道!!!就跟英语复习离不开历年真题一样,专业课复习也必须参照真题复习,一定要做好真题搜集工作,详细总结,这才是成功的关键!</p><p>由于时间不够,所以没有写完,接下来还会继续分析2008年经济学综合其他六道题的来源!</p><p>希望大家支持!</p><p><br/></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3 13:27:0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