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如下:
凡崛起大国必有民科涌现,否则崛起只是昙花一现。我国春秋战国最后强者是原来边陲夷秦,仅在于大量民科在秦生根发芽。如果定义不务正业的学者为民科,则据个人粗略评估,民科是创造知识的主力军,而官科则是传承和挖掘知识的主力军。在知识创造上民科占据统治地位,孔子、孙子、柏拉图、释迦牟尼、关汉卿、李白、李时珍、哥白尼、特拉斯、爱恩斯坦,孟德尔、马克思,莫不是民科。我国建国后对学者实行圈养制,这堵死了民间学者的通天之路,他们无法被媒体宣传,没有表现平台,得不到ZF和社会扶持。近一个世纪来中国居然无一人具备历史人才之相,最多也就钱学森这样的时代人才。在这种基础上我国即使崛起了,也是昙花一现。民间学者特点是数量庞大、创新率奇高、错误率奇高,只有包容开明的制度才能选拨他们,使用他们。我党应有让百万民科来献丑,淘得微尘珍珠沙的气度。如果动用部分的科研宣传经费扶持民科,历史性人才定能出现。
受400字的限制,必要的名词解释也不敢用,这里解释一下:
一、民科是指广义的民科,即名学,包含一切知识创造与研究,如宗教、道德、法律、美学、武术、医疗、养育、哲学、科学、军事等等。
二、知识这个词就不多说了,这里要注意科学只是知识中很小很小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