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乡ZF用白条吃垮小饭店,到不绝于耳的各类商业欺诈,再到屡禁不止的学术剽窃,诚信的缺失在当下的政治、经济、学术等各领域蔓延,为何诚信成了玻璃心。如何才能让诚信“坚强”起来呢。
有哲学家告诫我们:别看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互不相识,其实都有着紧密联系,谁也不可能孤立存在。诚信一旦崩溃,尔虞我诈、坑人害己的恶行必将泛滥,社会在某程度上就会陷入互相残害、人人自危的魔圈。在互联网金融中,那些不讲诚信的人,往往既是害人者,又是受害者。
兼任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道德建设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的袁善祥表示:互联网金融是中国经济再次腾飞的发动机,而行业内部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是用了“诚信”的猛药,中国将会得到健康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市场。
社会为什么要诚信???
古人曾有“人无信不立”之语,究其原因,就在于讲究诚信对于个人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都是必要条件。
对个人来说,不讲诚信在单次利益博弈中可能会带来好处,然而现实生活是个多次利益博弈的过程,尤其是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中,不讲诚信的人会被排除出社会交往体系,无法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而讲诚信的人则可以获得他人的信任和赞誉,从而得以建立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生存和发展。
进而言之,个人之间的不讲诚信会增加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整个社会的管理费用,因此必然会对不讲诚信的行为进行打击,对讲诚信的行为进行奖励和提倡。
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会面临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人与人之间交往范围的扩大、交往形式的多元化所造成的陌生人环境,而一旦诚信崩盘,互联网将会随着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