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5725 0
2016-05-16
近日,互联网金融行业频发非法集资、平台跑路事件,造成了国内大量投资者损失。这类平台多以P2P业务为主,司空见惯的跑路与崩盘事件折射出P2P以及背后的互联网金融亟待整治的乱象。同时,由于P2P问题平台日渐增多,为维护投资者利益,一份P2P行业维权指南在网络不胫而走。

他山之石 美国P2P行业为何如此“健康”?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P2P行业正呈现两极化发展态势。一方面,P2P市场爆发力惊人。过去几年,P2P年均复合增长速度超过了250%。2014年国内P2P数量为1575家,到2015年这一数字增长至2595家,同比增长1020家,创下历史新高。2015年广东、山东与北京分别以476家、329家、302家的运营平台数量排名全国前三名,三者共占据了2015年全国42.66%的P2P平台数量。

另一方面,问题P2P层出不穷,难以根治。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问题P2P平台数量为275家,2015年问题P2P平台数量激增至896家,同比2014年增长3倍多。其中,受政策影响,6月、7月与12月问题平台数量最多,分别达125家、109家、106家,这三个月的问题平台数量之和甚至超过了2014年全年问题P2P平台数量。

问题平台主要表现为跑路平台与提现困难平台,其中前者比例为55%,后者比例为29%。山东、广东、浙江、上海、北京5个省市由于运营P2P平台较多,问题P2P平台也出现较多,共计占比60.16%。

与之相比,美国作为P2P起源地,历经多年后,仍旧健康良性发展,且从未出现如中国一般的“跑路潮”,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原因:

第一,P2P网贷平台受到了政府严厉监管;第二,美国P2P准入门槛较高,如复杂的透明化披露手续、高额的保障金、巨额的注册成本、繁琐的流程等;第三,美国有完善的P2P监管法律架构,让P2P犯罪无机可乘;第四,美国有持续的信息披露机制,确保信息透明;第五,美国有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P2P平台仅作为中介存在,投资者主要依靠借款者的信用评分进行信用评估,从而决定是否贷款。

从美国成功运营P2P平台的经验来看,我国还需在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提高P2P平台准入门槛等方面继续努力。

政策施威 互联网金融野蛮时代将终结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与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包含P2P、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大数据金融、众筹等多种业态。

早前,凭借比传统金融服务成本低、门槛低、融资快的优势,互联网金融迅速打开市场,并收获了政策支持。如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内容,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受到政策关注;又如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指出互联网金融为异军突起,反应出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肯定。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只有资金实力雄厚、有风险意识、且有极强风控能力的优质平台才能在这轮考验中幸存,并获得卷土重来的机会。未来,以下转型将有助于平台提高实力,东山再起。

其一,针对日渐频繁的网络攻击行为,加大IT投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其二,加强自律并建立个人征信制度,进一步提高网络平台信息透明度,并提高平台信息安全;其三,重视大数据技术运用,进一步确保平台资金安全交易;其四,有实力的平台加速上市,获得充足资金,重塑品牌市场影响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