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4359 45
2008-05-25
看了下余斌的微观经济学批判,觉得他有些观点过于偏激,但是一些看法的确有道理。大家怎么认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5-26 00:32:00
只破不立用处不大,何况他破的未必不能得到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6 07:18:00

只破不立用处不大,似乎不妥啊。毕竟,人们知道问题所在,他不能立,其他人可以依据他破的进行立嘛。

倒是他破的很多地方理由并不似很充分。不过,有的还是有道理的。微观经济学似乎就是在追求一套完美的数学体系,而不是试图解释经济现象。在那里,我们跟体会到的更多是数学之美,而不是经济学之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6 08:54:00
批判微观经济的人和批判马克思经济的人一样多,批判力度同等有力,批判结果差不多,言者义愤,闻者激昂,结果理论还是理论,没啥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6 08:56:00
余斌追究“现代经济学”(包括各学者立论)的逻辑失误(“从数学上揭露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玩弄和糟蹋数学的把戏”),个人以为,这本身也是“数学性”的。这样,在余斌的追究下,“现代经济学”以后是否会更表现出“数学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6 09:06:00

人们常常批评“……没有/缺乏思想”。然而,“思想”常常被表述以不严密的命题。

为了使表述思想的命题尽可能严密,人们采取了各种语言(符号),然而,这一追求似乎又常常遮掩甚至歪曲了“思想”的光辉(当然,是否遮掩,这又要卷入见仁见智的争论)。

“思想”,应该选择什么作为“载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