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79 6
2008-05-25
建议将以后几年新印制的货币无偿发给地震灾区

曹国奇

 

随经济发展货币是要与商品量同步增加的(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便意味着第一货币(钞票或现金)必须每年增加印制。由于第二货币(支票、电子货币等)的是第一货币为基础的,任何人开出的第二货币量不得大于其拥有的第一货币量,所以这里不考虑第二货币的发行问题。按照经济学基本原理,央行每年新印制的第一货币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旧币折旧,这需要新印制的第一货币来弥补,而是经济总量增加,需要新印制的第一货币保证系统货币量作相应增加。

 

本文主要考虑因经济增加而增加的这部分货币量。这部分货币是怎么发行的一直是各国的机密,已有的经济学理论也很少讨论这个问题。其实这部分货币的发行才是真正的货币发行,而现行理论中讲的货币发行其实只是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这种方式发行的货币总是要被还款业务所冲销,最终一分钱也没有发行出来(不考虑死账、利息等)。真正的货币发行必须是中央银行(确切是中央发行银行)的业务行为,其它银行的业务行为都不可能构成真正的货币发行。那么中央银行是怎样发行其印制的货币呢?如上所述,我们不知道。但是从理论分析看,有两点必须保证,一是货币必须无偿发行,二是货币发行入口只能是某些地方,而不能是社会全体成员。

 

就个人研究看,中央银行必须无偿发行其印制的货币,否则就是对民众财富的掠夺。这是纸币与金银货币所不同的地方。纸币不能像金银货币那样有偿发行,原因在于金银货币本身就是财富,而纸币本身不是财富。印制纸币的成本很低,远远小于它能兑换的财富,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纸币得无偿发行。比如央行印制100亿元人民币,如果有偿发行——即通过购买商品方式发行,那么央行发财速度与印假币的发财速度没有任何区别,而且还是合法的掠夺。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金银货币时代任何人可以制造货币(比如淘金),而纸币时代只有中央银行一人可以制造货币,其他人制造货币都是非法。

 

个人研究表明,第一货币的无偿发行分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无偿发行,即直接无偿发给政府以外的任何人,不用打借条,也不用还;二是间接无偿发行,即以某种方式发给政府使用,不用打借条,也不用还。由于这方面的资料高度缺失,这里也不好用事实印证无偿发行货币的观点。这里只是强调在间接无偿发行途径中,发行的货币将与财政收入混为一体,我们分不清谁是谁。显然这种途径会增加政府多印制货币的动力,因为这个途径中政府是第一受益人,而中央银行又归政府管辖。自然多印制货币时会造成通货膨胀。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各国政府都对新印制货币的用途进行保密。所以我们应该将新印制的货币与财政收入严格分割开来,尽量加大货币的直接无偿发行。这么做不仅仅是要对中央银行的发行货币行为进行监督,更重要的是在于控制货币的投放量,从而降低通胀和紧缩的程度。

 

不管以那种方式发行货币,被发行者总是最大受益者。所以货币发行入口(注:货币注入口=货币发行入口+货币贷款入口)的选择很重要,它是我们利用货币平均经济系统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法律的明文规定新印制的货币是发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货币的发行入口。具体是有偿发行还是无偿发行我们不知道。有一点可以质疑,中央对向中石油、建设银行这些国有企业的救助肯定是无偿的,这部分钱究竟是财政收入还是央行新印制的货币?不可否认将新印制的货币发给那些人是一门高深而复杂的学问,我们可以将这部分钱无偿发给某些穷人,无偿发给某些企业,无偿发给某些地区,但是具体决策一定很艰难。在5.12地震面前,我国中央银行已经提出降低灾区的贷款利息,这将使货币贷款入口向灾区倾斜,也符合我在《治理通胀和紧缩应“以疏为主,以堵为辅”》一文中提出的“分区利息制度”的设想。但是我认为这不够,我们应该使用直接无偿发行货币这个更厉害更有效的货币政策。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要求中央银行将货币的发行入口从金融机构调整到地震灾区,以帮助灾区重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5-25 23:34:00
这跟财政拨款有啥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6 01:08:00

一、财政是税收,怎么用都不改变系统的货币量,而新印制货币则改变系统货币量。

二、过去(至少是按照法律)新印制货币是发给富人,富人生财后政府有税收,税收再拨给灾区或者穷人,弯了一个大圈圈。如果新印制货币直接发给灾区或者穷人,则灾区和穷人受益。灾区受益后再缴税,以及者穷扩大消费后企业有收益,税收会增加。这里也弯了个大圈圈,只是是灾区和穷人先受益。

当然,如果因为将新印制货币发给灾区就减少财政的投入,那么阁下“这跟财政拨款有啥区别?”就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6 11:31:00

曹公的观点一向自成一派,“这便意味着第一货币(钞票或现金)必须每年增加印制。由于第二货币(支票、电子货币等)的是第一货币为基础的,任何人开出的第二货币量不得大于其拥有的第一货币量,所以这里不考虑第二货币的发行问题。”,各位,谁能给我解释下所谓“任何人”开出的“第二货币量”不得大于“其拥有的”“第一货币量”,是什么意思?任何人是谁?为什么“第二货币量”不能大于“第一货币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6 16:54: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5-26 11:31:00的发言:

曹公的观点一向自成一派,“这便意味着第一货币(钞票或现金)必须每年增加印制。由于第二货币(支票、电子货币等)的是第一货币为基础的,任何人开出的第二货币量不得大于其拥有的第一货币量,所以这里不考虑第二货币的发行问题。”,各位,谁能给我解释下所谓“任何人”开出的“第二货币量”不得大于“其拥有的”“第一货币量”,是什么意思?任何人是谁?为什么“第二货币量”不能大于“第一货币量”?

比如:你有钱100万元,现在你可以开转帐支票给我,那么你能开出109万吗?

或者:你有现钞100元,你能借我101元吗?

其实第一货币相当于过去的黄金,在金属货币时代,纸币也服从“纸币发行量不得超过背后的黄金量”这个原则。

正是这个原则,所以银行贷款上也有个基本规定,其贷出货币量不得大于其吸收的储蓄额度。这个规定以准备金体现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6 17:29:00
再比如电子卡,卡中有30万元,这30万元必须是你先向银行存入30万元第一货币换得的。自然你用电子卡购物的最高额度也只有30万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