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6135 0
2014-09-12

水与钻石悖论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没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能用它交换的货物却非常有限;很少的东西就可以换到水。相反,钻石没有什么用处,但可以用它换来大量的货品。人们用水与钻石来概括古典经济学家所面临的“价值悖论”。

      根据这一现象,亚当斯密用价值论来解释,即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水的使用价值很高,但几乎没有交换价值;相反,钻石虽然使用价值很低,但交换价值却很高。

众所周知,钻石对于人类维持生存没有任何价值,然而其市场价值非常高。相反,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其市场价值却非常低。这种强烈的反差就构成了这个悖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人的需求的最终来源是人的心理,所以我们还是从本源来解释。首先,一件物品的价格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物品的使用价值,物品的供应量,物品的交换价值等。水的使用价值很大,但是水的供应也更多,所以水的价格较低。所以水的价格低是由于供应多的原因。

      对于钻石,对人类维持生存是没有价值,假设世界上的所有人每一天都在为明天的生存而拼搏时,钻石不会有任何价值,也不会有交换价值,因为没有人需要。

      以马斯洛的五层需求理论来说,从低到高的层次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对于富人来说,他们的生存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不是他们所再追求的动力,而其他需求的重要性开始增加,如爱和归属,尊重等。而钻石恰可以满足富人的这些需求,这是钻石对于富人的价值。而钻石的供应量少,所以导致钻石的价格高。当人类社会出现了不同层次人类需求的时候,钻石才会有价值。钻石对于穷人来说是具有间接的价值,钻石本身不能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不能被当做食品来维持生存。但是由于有不同层次需求的人存在,钻石可以用来交换钱财,然后穷人可以用钱财来购买食物。

      人类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不同人的需求偏好是不同的,不同人对同一产品的偏好也是不同,同一人对同一产品在不同时期的偏好也是不同的。钻石与水的价格不同是由于人们的需求和产品的供应量所决定的;因为人类的需求不仅是关于生存的,钻石才会有价值。


附件列表

经济分析——水与钻石悖论.pdf

大小:76.3 KB

 马上下载

经济分析——水与钻石悖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