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4-9-15 10:33:10
(2)但你的结论却是对的,即在马克思的理论中, 如果套用资本边际产出的概念,那么,资本的边际产出不仅是个常数,而且为恒为0.  (3)马克思的资本转移理论的确是个特例,仅适用于关于全体资本的总体分析,因为,只有在总体社会资本中,资本才有可能完全转移价值,否则 ,社会生产就无法持续。但个别资本却无持续生产经营这一限制。   
最后的结论是, 马克思的所有观点,和西经的所有观点,是二条平行线,没有任何交点。 高明者如Samulson对马克思的攻击, 也不能让现在的马克思主义者信服。在这次讨论中,所说的资本价值完全转移,不是马克思的生产概念。其他同学的气愤留言,也不要在意。任何一个无论在西经还是政经上有点研究的,都会这二条平行线感到愤怒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5 10:46:53
llewis001 发表于 2014-9-15 10:15
很高兴和您探讨问题,首先,我们在数量与价值方面不存在分歧。我大致明白了你的问题的关键所在。
你是用新 ...
你的推论是,(1)在新古典生产函数中,  劳动,资本边际生产力递减 ;(2)劳动L不变时,当资本投入增加,资本边际产出减少,劳动边际产出相对增加,总产品价值增加。我没说过这些推论啊,请注意。

我的观点是, 马克思的生产概念是一个特殊的生产概念,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劳动在发挥作用。资本的价值转移也完全是劳动过程的副产品,完全与资本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生产,仅指劳动生产。这只是你的一方面假设吧,按照我的观点,其实不管何种所谓的生产,都有一个自己的生产函数的

资本的边际产出不仅是个常数,而且为恒为0. 资本的边际产出怎么会是0呢,增加一定的资本投入,产出会有所增加,这是你以前所承认的,比如科布道格拉斯函数所示情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5 10:49:48
llewis001 发表于 2014-9-15 10:15
很高兴和您探讨问题,首先,我们在数量与价值方面不存在分歧。我大致明白了你的问题的关键所在。
你是用新 ...
你把二个生产概念弄混了
请说明白点,我是把具体哪两个生产概念弄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5 12:53:23
mynsc12345 发表于 2014-9-15 10:49
你把二个生产概念弄混了
请说明白点,我是把具体哪两个生产概念弄混了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过程,资本和劳动都起着作用,对产品都有贡献;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生产,仅指劳动生产,只有劳动在生产中起作用,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资本对价值没有贡献, 资本仅转化为成本,这一点还是劳动实现的。

两个生产过程,理论背景不同,所用的语言,概念都不一样。
所以,当你用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价值全部转移",代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生产函数中去的时候,就容易产生误解。
最后,这两种理论,似乎都有道理,但往一起放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二个理论是平行的,不相牵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5 12:54:26
一个叫生产要素价格论,一个叫劳动价值论。在后者,没有资本生产,资本产出这一说法,讲资本生产,也只是指劳动生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5 13:01:24
llewis001 发表于 2014-9-15 12:53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过程,资本和劳动都起着作用,对产品都有贡献;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生产,仅指劳动生 ...
我没说生产函数一定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啊,不管是哪种生产过程,都有一个最普通的关于投入和产出的生产函数啊。我的思路只是说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前提下,得出了生产函数的资本边际产出为常数,这就说明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应用局限。假如一家企业的生产函数不满足资本边际产出为常数,剩余价值理论就不适用了。明白我的意思吗,
你的所谓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生产,仅指劳动生产,只有劳动在生产中起作用,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资本对价值没有贡献, 资本仅转化为成本,这一点还是劳动实现的,这是个假设和前提。其正确与否值得讨论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过程,资本和劳动都起着作用,对产品都有贡献,这也是你的观点。我在论述我的观点时,并没有事先假设所谓的“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过程,资本和劳动都起着作用,对产品都有贡献”。请你注意我的逻辑,我的论证没有一个前提,即有一个生产函数,没有其他的前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5 13:02:11
mynsc12345 发表于 2014-9-15 13:01
我没说生产函数一定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啊,不管是哪种生产过程,都有一个最普通的关于投入和产出的生产函数 ...
笔误,是只有一个前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5 16:50:51
推理很明显是错的,要注意宏观与微观的区别,个体与整体的区别,楼主始终过不了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坎啊{:3_41:},好纠结啊,政治经济学没法学了。网络上有些批判马克思的大神,观点远比你高N个层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5 21:35:23
我完全明白你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只有一个前提,即C—D生产函数。在这个函数中,只有边际产出下降这一个规律。

当你用这个普遍的存在的生产函数,去观察马克思剩余价值论观点时,你的结论是,马克思的理论是其中一特例,并不普适。

我的观点是,马克思的观点是一特殊的观点,但不是特例,或者个例。他的理论,和你的生产技术函数一样,都是对生产过程的一般性描述,但是不同角度。
当你认为“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这个观点等价于资本的边际产出为1时,我认为,这里出现了错误的理解。  我认为,“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这个观点等价于资本的边际产出>=1。
马克思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这个观点,只是说明,资本作为成本,在生产中必须从产品中全部得到补偿,并不是说,资本在生产中贡献是多少。而你认为,马克思隐含着,资本的产出全部是它本身;我却认为, 马克思如果有隐含意义,那么只能是资本的产出至少是它本身。
以上纯为个人观点。期待你的反驳。
我同样期待,如果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即马克思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这个观点等价于资本的边际产出为1,那么生产函数就可以应用在马克思的其他理论分析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6 11:05:14
llewis001 发表于 2014-9-15 21:35
我完全明白你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只有一个前提,即C—D生产函数。在这个函数中,只有边际产出下降这一个规 ...
首先,我的前提是生产过程有一生产函数,但不一定是C-D生产函数.举了一个C-D函数是为解释问题罢了
其次,我的推论是剩余价值理论前提下,资本的边际产出是一常数,但不一定为1.
再次,你认为资本的边际产出大于等于1,你的这一判断不也说明剩余价值理论的适用局限了吗,当一生产过程的资本边际产出小于1时,剩余价值理论就不成立了!你说是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6 16:29:47
我们的分歧仅在于,剩余价值论下,资本的边际产出是常数,还是》1的变量。

我的推论是:
如果“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 那么,全部资本对生产产品的价值贡献至少是资本的价值。
如果“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 那么,每一单位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也要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  ,从而,每一单位的资本对生产的贡献至少是它本身的价值。


如果“每一单位的资本对生产的贡献至少是它本身的价值”, 那么,最后一单位资本对生产的贡献,即资本边际产出,至少>=1.

如果“资本边际产出至少>=1”,那么,之前投入的每一单位资本的边际产出至少>1, 因此, 全部资本总的生产贡献一定大于资本本身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6 16:32:49
如果我对你的推论理解正确的话,你的推论是:剩余价值理论前提下,资本的总产出而非边际产出是一常数,因为“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6 16:36:40
虽然生产函数没有任何限制,但在分析时,也要假定边际产出》0的。  
在马克思这里,假定资本的边际产出》1,相对于边际产出》0来说,是个局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7 10:30:39
llewis001 发表于 2014-9-16 16:36
虽然生产函数没有任何限制,但在分析时,也要假定边际产出》0的。  
在马克思这里,假定资本的边际产出》1 ...
撇开我们的推论的分歧不谈,从结论上讲,我们是一致的,那就是剩余价值理论是有适用范围的,不是普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