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56 0
2014-09-15
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近年经济下行主要是因为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应在保持定力、守住底线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走出困局。刺激是维持旧增长模式,是加杠杆;改革是释放新活力,是去杠杆。

  1960年以来,在全球101个追赶经济体中,只有13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追赶任务,迈过高收入经济体门槛,成功概率仅为13%。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是这13个成功实现增速换挡的经济体中4个最优秀的。它们的人均GDP约在11000国际元附近。经济增速平均从8.3%降到4.5%,降幅在50%左右。速4个经济体的规模大小各异,增速换挡的时代背景跨越上母纪60-90年代,但增速换挡的人均GDP阀值时点和增速降幅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这暗含着内在的规律性。

  从近年增速换挡的进展看,中国经济正在向5%的中速新常态过渡。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出口已经由过去20%以上的增长调整至5%-10%的新常态;房地产投资正在调整,预计将由过去20%以上的增长调整至5%的新常态;只有基建投资为了稳增长的需要,仍然维持20%以上的增长,预计未来将调整至10%左右的新常态;消费增速将由过去13%以上的增长调整至10%左右的新常态。三大需求名义增速再扣掉3个百分点的价格缩减指数,测算下来,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新增长平台在5%左右。预计如果房市能够软着陆,改革能够推动,中国经济有望成功实现增速换挡。

  近年,中回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具有长期趋势性的迹象和苗头,产业间出现结构性的衰退与成长,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集群日益教缓,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快速成长。国际经验表明,这种分化是追赶新型经济体在增速换挡期的共同特征,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长期趋势。

  随着人力资本的积累、R&D投入的提高以及部分领域接近技术前沿面,中国经济将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将由重化工业为主升级到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经验,以仪器仪表、医药、环保、汽车、电子等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大约在人均GDP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时趋于稳定。服资业中,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最快,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业增长较快。

  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未来20年还可以增长8%,中国目前人均GDP只有相当于蛱国的30%,还有很一大的后发优势。德、日、韩和中国台湾经济增速下台阶时,人均GDP分别相当于美国的68.5%、68.5%、51%、41.4%。这样的观点是缺乏足够样本证据支撑的,更缺乏严谨的逻辑推导。从逻辑上看,一国经济增长潜力取决于需求潜力和供给条件。

  从内需看,增睫换挡期发生在住行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阶段。住行消费升级是居民最后一轮物质性消费升级,随后将步入服务类消费升级主导,相比于住行消费,服务类消费对物质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明显弱化。这也就意味着,当居民消费从住行向服务升级时,经济将自然减速。那么,居民买车买房行为取决于自身的绝对收入水平还是跟前沿国家比的相对收入水平?显然,取决于自身的绝对收入水平。中国居民不会等达到美国人均GDP -、半时再去买车买房。事实上,中国住行消费已经走过大半进程,快速增长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中国居民正在向服务类消费升级。

  从外需看,中国劳动力成本还大幅低于美国,但是已经高于东南亚、拉美等出口竞争对手。因此,中国经济增速换挡主要因为人均收入水平上升引发的消费升级和低成本贸易优势削弱,衡量指标应是人均GDP绝对水平而不是相对水平。

  近年来,中国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和产能过剩的重化工业国企形成了资金需求“黑洞”。这三大融资主体有ZF信用背书,财务软约束,对资金价格不敏感,通过不断占用信用资源负债维持,进而推高了无风险收益率,对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产生挤出效应,企业利润不断下滑,股票市场投资者普遍悲观。这三大资金黑洞是旧增长模式的代表。由于旧增长模式以国,有企业和地方ZF主导,是拒绝出清的,并且在体制内有相当强的话语权,所以这些年,“经济越刺激,股市越悲观”。未来,只有通过改革“破”掉旧增‘长模式,中断无效资金需求,彻底降低无风险收益率,才有望确“立”起新增长模式,提高企业盈利水平,股市也才有望迎来牛市。

  部分学者坚持的8%是拒绝减速、不断刺激的8%,是传统增长模式继续维持、新增长模式被抑制的8%,是风险不断积聚后摊、酝酿大规模危机的8%。说改革比刺激好,是因为这一轮中国经济下行主要是结构性和体制性的问题,而不是外需不足和周期调整,因此应对的措施应是结构改革,而非仅靠刺激。



作者: 任泽平  来源: 《社会科学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