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05 4
2008-05-27

      纵观中国的经济学界的发展,其主流脉络有以下几点.

        1计划经济与商品品经济的之争.在80年代初期,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之争,最终以商品经济而获胜.而所谓的计划经济的大厦根基的动摇,开始承认商品经济的自然属性.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学界开始打破了极左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束缚,开始迈向了市场经济的第一步.而商品经济概念的引入也和当时的中国的政治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四人帮"的倒台和代表着右派思想的邓小平同志的全面掌权,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更是进一步地明确了中国的经济要迈向市场化,此时我们不再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助.而是中国的经济从此将是名正言顺地采用市场经济的调节模式.全球化的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所带来的市场繁荣以不可否认的事实,证明了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救中国.相比计划经济内在的违背人性原动力的假设所带来的经济停滞和萧条,市场经济基于"理性人"的假设所带来的却是整个市场体系的全面繁荣和发达.

        3效率与公平之争.

        (1)在中国的经济起飞阶段,在中国的经济蛋糕还没有做大的时期.我们是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同志的三个代表时期,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即表明了社会主义的中国,要想突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必须要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谋求发展,所以当时的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和规模都表明了当时的中国政府向在经济的规模和开放的水平上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同时伴随着贫富差距和环境资源的耗竭等问题,而这又回到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层面上来,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也就是要让全体的劳动人民尤其是底层百姓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2)所以在"胡温新政" 时期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为了回归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上来.也就是我们国家所有经济的发展和GDP增长,最终还是为了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所以这个阶段我们是效率与公平并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尤其是"三农问题",农村中两税的减免更是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则是在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2万亿美元的背景下,重点利用引进外资的质量而非数量.而且对于外资来说,当地政府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市场环境往往比表面的所得税的减免更具备吸引力."主体功能区"的出台则是要变我国政府"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忽视GDP的增长的质量"的政绩观,主体功能区的出台的理念就是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重点突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则重点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根据主体功能区出台的一些相关的财税政策措施则是基于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原理和生态伦理等基本理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5-28 10:01:00
理清晰些了思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8 14:07:00
说的很好!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9 03:08:00

看这有点晕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9 09:14:00
可以的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