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费者”“生产者”的概念是如何界定的?
是否可以理解他们都是市场经济参与者,其中“消费者”是产品市场的需求者、要素市场的供给者,而“生产者”相反。如果把产品和生产要素都理解为市场经济中的流通物品,那么消费者和生产者没有本质区别?
2.“单个市场”是个什么概念?是按产品的差异性划分的么?具体标准?
3.怎么理解“经济个量”
4.怎么理解经济人假设中的“利己”。是否可以转化为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5.微观经济学中的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与宏观经济学中的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劳动市场有什么关系?
6从理论上考虑,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划分仅仅是针对企业而言么?
从实际中考虑,工会、团购等现象是否也说明消费者的部分垄断性?
7.需求和供给的定义都有两个方面:欲望(意愿)和能力,那么影响需求的五个因素: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偏好、对价格的预期 以及影响供给的五个因素:价格、成本、技术、相关商品价格、对未来的预期。 这些因素中那些是影响欲望的因素,那些是影响能力的因素、那些兼而有之。
可否理解为:欲望对应替代效应,能力对应收入效应?
【求助】【读高鸿业四版西经的一些问题】第二章四、五节
序号接上个帖子
8.哪些假设是不言而喻的(隐含的)
个人感觉:经济人假设、产权明晰(不分析外部性的话,貌似跟科斯定理有关)、人的基本生产(需求的刚性,必须有饭吃有衣穿。。。,必须保证一定的睡眠)
关键是还有哪些呢????
9.所有的市场是怎么相互影响的?
难道是从替代品和互补品上分析吗?还是说在既定收入和偏好值的情况下,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10.是否可以类似宏观经济学那样引入乘数的概念,来描述供给、需求的变化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11.“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是否是描述问题的两种方法,正如集合的表示方法有解析式和罗列等方法。
12.经济模型通常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假设+行为方程式+均衡方程式??
13.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参数怎么理解?
内生:表达式中有?
外生:表达式中没有,但可以影响函数的位置和形状?
参数:表达式中的系数,回归出来的经验值?
14.怎么理解比较静态分析?用F(外生变量,内生变量)=0,把内生变量看做外生变量的函数,分析外生变量怎么影响内生变量,主要是定性的分析增减变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9 22:34:0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