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人造世界
正如思的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内容主观拟在化(即“观念化”)的结果一样,人造世界是主观世界的内容客观存在化(即“外化”和“物化”)的结果。
人造世界是人类发挥自身的本质能力,在人——物交互作用中,积极能动地利用某些物质作用并改变其他物质而逐渐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化”的世界。
一般而言,人造物分为人造的实在物和人造的虚拟物。前者更多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物质性烙印;后者则更多体现了人类活动的“拟在性”。
人造物的过程,首先是人——物交互的过程。与单纯的物——人交互不同,人不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环境、捡寻和使用自然产生的事物,而是积极能动的“改造”环境、发明和创造单纯依靠自然的力量而难以产生的种种事物。在人——物交互过程中,人会利用感知世界、思的世界、语言世界和理论世界中获得的成果,指导自己和他人使用自身的本质能力并借助其他物质的能力作用和改变另一些物质,利用、创造并不断积累各种有关条件,直至最终产生人所期望的条件、秩序和诸种有用事物构成的总体环境。
人造世界中的首要存在物乃是具有新特性和新能力的人本身及其所组成的生产和生活集体——其最大集合体就是人们生存和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人作为物质性存在和精神性存在的高度统一体、社会性存在和个体性存在的高度统一体,其生存方式、动变方式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都是与自在事物有着高度不同的:其存在和动变在自在进行础上尽量“自觉化”、其生存和动变秩序在自发起作用的基础上尽量加以调整和完善以实现“利己化”。
人造物中始终存在着“自在性”和“人设性”或者“自在化”和“利己化”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发展或暂时缓解,是人造物持存和动变所特有的一个重要特征。
自在性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人设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虽然其时间也可能会很长)。这种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时空有多大,人造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时空就有多大。因此,发现、利用和拓展这一时空(通过利用、创造和积累更多条件),就是维持、再造和发展人造世界的前提之一。
没有相应的主客观条件,就没有人造世界的持存和发展壮大;客观条件的发现、创造和积累,也需要人去完成,因此培育、锻造和提升、发展人本身,是维持和发展人造世界的首要条件。
人的改造只有在物质性内容和精神性内容的相互作用中、在社会性要素和自我性要素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辩证的推进,亦即只有在人与物的持续和反复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改变中、在社会与个人大量的和反复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改变中、在实践和认识不断的辩证反复中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