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2231 0
2014-09-20

3.4.8 安迪·格鲁夫



    安迪·格鲁夫(AndrewS·Grove),英特尔公司前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他是《时代周刊》的“风云人物”,美国平民成功的偶像,也是21世纪商界人士的榜样。他1936年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68年英特尔创建时加入了该公司,1987年升为首席执行官,并引领该公司在未来的11年里以年均利润34%的增长速度使英特尔成为全球雄居榜首的公司。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迪·格鲁夫名言。

    “要想预见今后10年会发生什么,就要回顾过去10年中发生的事情。”安迪·格鲁夫谈未来。

著有商业畅销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格鲁夫认为把英特尔的发展寄希望于别人会主动创造需求购买英特尔的微处理器无异于自杀。一旦微软改变了它的研究与发展计划,把重心从研制下一代软件转移到改进目前PC软件的工作性能上,那么很少有人会再购买新型但昂贵的英特尔芯片了。

    为使英特尔立于不败之地,格鲁夫果断调整了经营策略。他要使这个昔日的芯片巨人不再仅仅扮演一个配件供应商的角色,而要让它成为整个电脑世界的梦幻领袖。从这时起,格鲁夫宣布:英特尔将自己创造需求。他解释说:“如果电脑不能用来做更多的事,以后几年我们生产的芯片将无人问津。因此,我们得自己“创造”用户来使用我们的微处理器。依靠我们的辛勤努力,投资及不断调整经营策略,我们能促成市场需求的增长,这样我们才能赚钱。这一点已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灵深处。”

    迈克尔·斯拉特(《微处理器报道》杂志的出版商)说:“目前我还没发现明显的技术性威胁,对英特尔来说最大的长期威胁就是市场需求增长太慢。”

    英特尔的经销模式不允许出错,这也是为什么英特尔不指望别人会创造需求来购买PC电脑。1990年左右,格鲁夫开始推动英特尔从电脑行业的追随者变成领导者。在推出486芯片后英特尔开始迎头赶上,但一个潜在的威胁阻碍新一代芯片,那就是:微处理器速度的提高已超过了电脑其他部件发展的进度。那时的总线只能以远远慢于奔腾设计指标的速度处理资料。用户也许会买一台功能强大的奔腾个人电脑,但会对结果大失所望。

    在那以前,总线几乎都是由IBM或其他PC电脑公司设计制造,而到了1990年,格鲁夫了解到设计发展总线的进程仍十分缓慢。如果那时我们不自己干,也许今天我们仍无法找到合适的总线。现在,PCI总线已成为个人电脑使用的标准总线。

    从这以后,英特尔开始涉足电脑设计领域,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竞争。英特尔的长期战略是,把更多的图像和多媒体应用植入PC机中,以使其处理器忙起来。几年后,每一台计算机都将是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格鲁夫宣称,“没有这些东西的计算机就好像没有内存的计算机一样毫无意义。”为此,格鲁夫在俄勒冈州的希尔斯伯罗建立了英特尔体系结构实验室,从事培育大市场的工作。其项目包括生产更快地在网络上传递图像的软件、开发Internet电话以及Internet可视电话,等等。芯片厂家超微(AMD)的首脑执行官杰里·桑德斯说:“英特尔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刺激了对运算能力的市场需求,因而都是好事,整个工业被它拖着向前走。”1991年Intel推出“Intel Inside”计划——任何一位PC生产商,只要在其广告上加入英特尔公司认可的“Intel Inside”图像或者标识,Intel就会为其支付40%的广告费用。Intel的计划奏效了,“Intel Inside”标识几乎出现在所有品牌厂商的电脑上,Intel和PC厂商的联合营销使用户重视CPU,并且是intel的CPU。Intel Inside广告运动的第一个完整年度,英特尔的全球销量飙升了6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