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全民创业激情 创业板助力中国自主创新
2014-9-14 02:24:17 来源: 证券时报网(深圳) 有1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创业板的设立,为创投行业带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创投企业如何看待创业板这两年的发展历程?如何评价创业板在引导新兴行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一些创投行业的领军人物,且听他们建言献策。
圆桌论坛嘉宾: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 熊晓鸽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总裁 张伟
弘毅投资总裁 赵令欢
达晨创投董事长 刘昼
清科集团CEO 倪正东
创业板为创新企业打开希望之门
证券时报记者:创业板开板两周年,从创投企业的角度,您如何看待和评价创业板这两年的成长、成绩与贡献?
熊晓鸽:我一向认为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可能是历史上最难能可贵的市场。这里不仅是创业者的天堂,也是投资者的天堂,因为创业板为业界提供了太多的机会。
张伟:创业板市场诞生于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它的设立,两年来,一大批中小企业得以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助推中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创业板开板至今,扶持了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的股权投资机构,共同分享资本市场的新一轮盛宴。
赵令欢:创业板在中国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给众多极富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打开了希望之门,也给逐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想落下了一个关键棋子。创业板带来的最大成果,应当还是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发,企业家们愿意踏踏实实地去琢磨长期发展、价值实现,它给社会特别是创投行业带来的信心,是很难用数字去估量的。
刘昼:创业板两岁了,综合起来看,这个两岁孩子的成长实现了平稳起步。成长、业绩与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带动鼓励了一批创业企业家自主创新。这对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意义深远。二是将创新的火种撒遍大江南北。创业板推出之前的新兴产业、新经济普遍集中在京沪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但创业板推出以来,情况发生很大改变,创业板将创新的火种撒到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三是创业板推动了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已上市公司中大多属于国家鼓励支持“两高六新”及七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四是对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功不可没。创业板为大批闲散资金找到投资出口,有利于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日益完善。
时间会给笃定者最好回报
证券时报记者:创业板的推出进一步促进了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并成为激活与引导中国民间资本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导力量。创投企业如何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为社会资金支持创新发挥实质性的引导作用?
赵令欢:创业板的发展事实上可以折射出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思考。当然,现在来看,创业板市场上高新技术的公司少了些。但我相信,随着政策的完善,市场的成熟,特别是投资者的理性成长,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板上的表现会越来越稳健,创业投资机构(VC)也好,私募股权基金(PE)也好,大家还是要看得更远一些,跟着国家大的战略前行,时间会给信仰笃定者最好的回报。
张伟: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是江苏省为支持科技创新创业、助推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的专业化股权投资平台。集团从1992年开始就在国内从事创业投资工作,迄今已组建并管理了覆盖江苏、辐射全国的39支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资本规模达200亿元,投资了近300家企业,培育出近3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目前还有相当一批企业符合或基本符合上市标准,这些企业都有望成长为行业内的排头兵,为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刘昼:达晨创投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创新、成长,强调增值服务,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坚持国家政策导向,重点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均有布局。其二,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系列增值服务,包括帮助企业改善治理结构、规范运作、提高管理能力;协助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开拓市场、引入团队;帮助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引进中介机构、进行股改,指导上市,行业并购等。其三,与创新企业共成长,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创投领域,支持中小企业成长。
创投行业已开始洗牌
证券时报记者:创投行业同大多数行业一样,有明显的周期性。A股市场如今进入调整期,创投行业目前也出现洗牌、整合迹象,您认为创投行业未来发展将会出现哪些特点?创投行业在火爆过后,应当如何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赵令欢:创投行业和很多其他行业一样,都需要大家在交出学费后回归本原。创业板“开门红”,毫无疑问是好事,至少说明市场需求极为旺盛,有众多的优秀公司急着进场。这两年创业板市场尤为火热,肯定会产生一些泡沫,但并不意味着这锅水开了就会全都蒸发,实际上,泡沫挤掉后水就清澈了。
看现在的情形,我并不担心市场的波动,反而最担心的是大家不够有耐心。具体到创业板来说,退市、转板政策需要及早明确,发审制度的变革,过高超募资金的合理使用,都需要在实践中去不断验证,不断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总而言之,我们必须相信市场,也必须依赖市场。
刘昼:去年以来,有三个现象非常明显:一是创投机构对后期项目争夺激烈;二是创投行业出现“全民PE”现象;三是二级市场估值不断走低。这三个现象背后是经济形势的不甚明朗。在这个大背景下,A股很快可能出现创投机构投资的项目即使上市也亏钱的现象。其结果必然是:创投行业出现大洗牌现象。任何行业都会出现“二八原理”,创投行业也不例外;未来资金与项目必将向一小批品牌好、专业性强的机构集中;首次公开募股前(Pre-IPO)项目难以为继,项目前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行业非理性的发展过程中,创投机构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强行业自律建设:一是创投机构内部要加强内控管理,杜绝跟风,理性投资;二是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走专业化道路,加强队伍建设;三是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建立行业准入标准;四是坚持主业,不朝三暮四,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敢于坚持。
倪正东:A股市场进入调整期是市场规律,同样,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进入调整期也符合客观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板市场经历一些波动才能更好地发展,“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创业板整体估值水平下降,对中小企业、对企业家、对创投机构而言也是有价值的,可以让这些市场主体更加回归理性,警示大家创业板也存在一定风险,市场自身的调整,对整个行业的风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创投行业洗牌是必然的,未来会有2/3机构被淘汰出局。一批不专业、风险控制不力的创投机构将会淘汰出局,而一些专业的创投机构将在行业整合中得到更快发展。创投市场将会从火爆逐渐回归理性,而其中重要的还是通过市场手段自发调节,亏钱就意味着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