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2650 7
2014-09-25
因为是初学者,所以,有些想法、假设可能不是很合理,请热心人包涵,多多指点。讲单个消费者比较好说一些吧,按照经济理性和需求,如果火柴的市场价格是1块钱,某消费者会买5盒。但是,此时是冬天,遇到的又是瑟瑟的小孩,然后某消费者给了小孩100块钱,所有的火柴他全包了,结果小孩一数,正好是20盒,也就是说某消费者实际上买火柴的单价是5块钱一盒。之所以举这么夸张的例子,是想说,同情心已经战胜了消费者的经济理性(单纯购买方面的理性),如果按照消费者剩余的定义,买来火柴的总效用(不包括心理上的满足,只讲火柴)已经低于其市场价值了,那么消费者剩余是不是为负?
再说生产者剩余吧,某瓶装饮用水生产者每天产饮用水1000瓶,每瓶生产成本是1元,售价1.5元,假设这2元就是当地的均衡价格,然而,某天因为谣言说自来水受污染,当地的瓶装饮用水销量暴增,并且当地ZF说了,你不能过分涨价啊,限制你最高只能卖1.5,然而由于某生产者短期内库存、运输、生产技术没有那么多的技术进步,若是想多生产饮用水,成本将提高至1.6。为了做个守法公民、为了不被当地人批驳,就勉强增加产量了,自己却亏大了,不仅没有额外的好处,却每瓶贴0.1元。那么,此时,生产者剩余是不是为负?
当然了,这都是我瞎编的,现实中几乎没有可能发生。曼昆经济学里也是假设有一个完美的社会计划者想通过增加产量或减少产量以增加总剩余是徒劳的。当产量低于、高于均衡产量时,经济剩余都不是最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9-25 17:44:25
应该是零和游戏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5 17:46:57
效用起源于偏好,偏好不只是和商品的用处有关,理性人不可能为负。非理性人不在考虑之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5 18:04:28
1. 慈善家的行为不能用消费者剩余去解释;
2. 讨论生产者剩余的前提是在市场上的姜太公钓鱼,而不是被用枪指着脑袋问:“要钱还是要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6 07:40:53
zouguangyong 发表于 2014-9-25 17:46
效用起源于偏好,偏好不只是和商品的用处有关,理性人不可能为负。非理性人不在考虑之列
懂了,效用不止商品的有用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6 07:46:47
whe58 发表于 2014-9-25 18:04
1. 慈善家的行为不能用消费者剩余去解释;
2. 讨论生产者剩余的前提是在市场上的姜太公钓鱼,而不是被用枪 ...
你说的太贴切了,特别是第二个例子,可不可以这么说,在自由竞争市场上,经济剩余总是均衡价格、数量下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如果因某些价格外因素变化造成均衡数量的变动,会造成经济剩余变大或变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