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92 0
2008-06-03

英国《金融时报》约翰•威尔曼(John Willman)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调查显示,随着客户发现选择中国制造商成本高于预期,结果不佳,加上交货时间不可靠,英国制造商正在从中国赢回业务。

尽管许多大型跨国公司继续把生产转移到海外成本较低的亚洲制造业中心,但其它一些公司宁愿就近选择英国当地的供应商。

这些公司规模小一些,它们从中国购买零部件时经常发现,船运费以及昂贵的质量控制等额外成本,通常会超过较低产品报价的好处。

这一趋势已对众多领域的制造商造成影响,其中包括制造相对简易产品的公司,如英格兰中西部的Castings公司。该公司为丰田汽车(Toyota)、斯堪尼亚(Scania)以及荷兰达夫(Daf)等机动车辆厂商铸造零部件;其货车、汽车零部件需要“即时”迅速加以安装。

质量是许多英国公司选择在本国制造零部件的一个原因,其中包括PAL International of Lutterworth(简称PAL)。该公司制作手套、女帽以及套鞋等卫生工作服。当PAL需要一个出色的品牌分配商时,它准备去中国市场,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一家名为Agentdraw的英国塑料模具制造商。该公司交单快一些,总体成本较低。

PAL执行董事长理查德•布鲁切安尼(Richard Brucciani)表示:“我们在中国制作上述产品也许会便宜很多,但无法保证质量;另外,除非你能填满整个集装箱,否则就不划算。”

PAL也在中国制作其它产品,但布鲁切安尼表示那并非易事。“你需要有经理在那里,而不是通过代理商简单地把工作转包出去。目前,我们在中国有两位主管负责整个流程。”

中国不再是一个便宜的选择了,布鲁切安尼补充道:“在中国,成本以显著的速度上升。我认为,对简易产品制造商来说,中国将不再是廉价之地。”

Jefferies股票经纪公司工业分析师约翰•迪安(John Dean)表示,成本上升反映中国制造业质量提高了。

译者/董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