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航重组整合的行动开始之后,旗下拥有7家上市公司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下称科工集团),亦开始施展整合之手。
6月2日晚,停牌一个月的航天科技(12.70,0.00,0.00%,吧)(000901.SZ)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科工集团拟将所持12.67%的股权,划转给下属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下称航天三院)。
同时,航天科技拟向航天三院定向增发,以购买其持有的三家公司股权。上述交易完成后,航天三院将成为航天科技第一大股东,而科工集团作为航天三院的单一股东,仍是实际控制人。
拟注入的三家企业为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惯性公司)93.91%的股权、北京航天时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时空公司)86.9%的股权和北京航天、海鹰星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机电公司)100%的股权。
根据资产评估,上述三家公司股权估值约3.04亿元,以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11.13元测算,发行规模约为2732 万股。
目前,科工集团直接持有上市公司17.67%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航天三院将成为上市公司直接第一大股东,直接持股比例大约22.25%。科工集团直接和间接持股合计,拥有上市公司40.18%的股份。
上市公司预测,资产注入后,2008年每股收益将达0.16元,2009年达0.18元。航天科技2007年每股收益仅0.0158元。
科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还包括航天信息(28.50,0.51,1.82%,吧)(600271.SH)、航天晨光(11.30,0.59,5.51%,吧)(600501.SH)、航天通信(18.13,1.12,6.58%,吧)(600677.SH)、航天长峰(9.52,0.87,10.06%,吧)(600855.SH)、航天电器(11.39,0.46,4.21%,吧)(002025.SZ)、中兴通讯(71.43,1.08,1.54%,吧)(000063.SZ)。
“航空航天行业要求企业的资产集中度较高,因此整合是大趋势。”东方证券研究员王天一表示,因为“大飞机”制造的契机,一二航之间的整合已走在前面,航天科工集团此举,也拉开自身整合的序幕。
停牌前的4月30日,航天科技收于12.70元,涨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