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经济求道者在2008-7-21 11:18:00的发言:刘保强先生:认真阅读了你所阐述的人己统一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观。很受感动。在当今社会上物欲横流,极端个人主义猖獗的氛围下,像你这样挺身而出,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腐朽人生观,开展积极的批判,实在是难能可贵。特别是联系到地震以来关于中学教师范美忠的评价风波,更让人领会到坚持不懈地进行基本道德教育的极端重要意义。为此,谨向您和本版上支持您的网友们表示敬意。
你帖子的基本观点,我都同意,除此之外,我个人近年来对于人生观的问题,也有一些初步的体会,现在提出来,一方面是互相流,一方面也是想为你的论述,做些补充,谬误之处,请多加指正。
一,你的‘人生来就有天然的利群性’(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十分重要,我认为这是你的整个‘人论’的一项基本支柱。需要更多的着墨。过去,也有人讨论过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往往得出个人本性是一张白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结论(以狼孩为证)。其实,这看法是相当片面的。我曾从一些资料里,了解到许多动物都有一个维护本种族(个体和群体)的生存和繁衍的本能。(这就是你所指出的人的天然利群性)。例如像蚂蚁、蜜蜂等动物生来就是分工明确,各自尽力为群体效劳,简直可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据说有种蜜蜂的雄蜂,生来就是为蜂后传种用,一与蜂后交配后,即会死去。),还有,据说,非洲那些原始荒原中,有一群一群斑马,老的、幼小的都在一起生活,遇到狮子袭击时,在集体奔逃中,壮年的斑马总是断后,曾有人看到过说,当马群快要被狮子追到时,那只殿后的斑马,转过身来,与狮子作殊死猛斗,虽然最后难逃狮口,但那个群体却逃逸了。(这故事相当悲壮,不知是否真实。但我相信,从整体上看,这种情景完全可能发生的。)。其他的诸如乌反哺,羊跪乳等等事例,不再赘述了。这里就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动物,没有语言,或足够的语言,他们是怎样进行这种集体主义教育的?唯一的可能解释,就是遗传,这个遗传不是空想,必定是通过基因的遗传。我相信,任何一种出生后形成小家庭、小社会的的动物,都会具有这种本能属性的基因遗传。人,当然不能例外。(不过遗传基因,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后天的、社会的接触,教育、熏陶及物质生活等也要起作用的)。由于我不是生物学家,我这一观点是否能肯定,请刘先生斟酌。
二,现实社会中人的观念所以有利己、利他之争,例如,产生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主要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前面已经提到了,除了基因遗传的利群性之外,还要考虑家庭、社会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类的社会与动物的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动物群的小社会,几千年或几万年没有什么变化,只能适应一些自然界的变化。而人类社会比动物社会远远复杂得多。人类有超群的脑力和智慧,能制造复杂的工具、机器,能改造客观的自然界环境。人类的社会自从脱离蒙昧状态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几千年就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在这些变化中,最让造人的上帝吃惊的,却是人类在生产发展,文明提升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大规模的互相残杀,互相奴役,以至发生了以大规模消灭同类为目的的战争。几千年来,人类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等有阶级社会的变迁,到现在,人剥削人的现象,还没法消灭;世界局部战争的现实和潜在威胁依然存在;尽管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也还不能产生出真正的共同富裕社会。我们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德概念,所以还在流行,就因为有这样一个客观的现实环境。这是一个残酷的但是无法回避的历史现实、历史发展规律。懂得了这一个历史变迁前因后果,我们就会明确,要让人类天生有的‘利群观’能在广大群众的头脑中普遍地确立起来,坚持下去,还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对我们中国人民来说,一方面是深化以人为本的改革开放,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共同富裕迈进。一方面是要认识到思想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要像邓小平同志教导的那样,坚持‘两手抓’,即在抓改革开放的同时,认真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我们现在这一人生观的讨论的深远意义,也就在这里。
以上两点个人认识,是否可以,请刘保强先生指教。 经济求道者 2008-7-21
(盼复)
经济求道者先生:
看到先生的一些跟帖后,感觉到咱们在关于人的认识上在很多地方是有共鸣的!关于“利人”,我深深地感觉到它不仅仅是一种人生观,而且还是方法论,是一个人求得身心解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愿我们共同探讨之、宣扬之、推广之!
对于先生在前面所提到的问题,由于当时精力有限,没来得及做及时回复,今天我就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和大家来共同探讨之!
先生谈到的关于集体主义教育问题,我认为:
首先,我们必须先确定集体主义是真理,也就是说,确定我们所说的“利人主义”是真理。在以前我们所受的集体主义教育中,一谈利人便说成是利他人,总是把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对立起来来谈集体主义,总是把自己的利益给排除在集体利益之外,显然这是缺乏说服力的,当然这种集体主义教育的影响力和效果也就是很有限的!
然后,我们还要努力建设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让损人者受到合理的惩罚,让奉献者得到应有的奖励!让人们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接受实际的集体主义教育!
最后,还要努力提高人们的自我修养能力,也就是人对自己行为的理性控制能力。因为,人毕竟是来自于动物,会有很多突破理性仅受本能驱使的时候,这样有时候就容易使个人的行为突破利人的底线,最终带来对自己及他人的伤害!当然这种人的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教育的引导和个人的努力来共同完成!
至于先生谈到的动物的集体主义行为的问题,我想这是群体性动物所具有的本性,具体的表现则要看它们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当时的生存方式与环境。正如人类在原始社会一样,同样是集体主义的典范!至于是否有遗传因素,我也感觉应该有,但这只能等到生物学的发展能给出有效证明后才能得到进一步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