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853 6
2014-10-07
世行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称房价不会大幅修正2014-10-07 08:24:00来源:参考消息网责任编辑:杨宁昱

核心提示:世行称,“从全国来看,中国房地产价格仍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修正,不过几个增长速度不那么快的省份房价可能承压”。

资料图:东北特钢集团大连基地吊车在吊运生产下线的连铸大圆坯。

参考消息网10月7日报道 世界银行调降2014年-2016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并警告印尼存在资本外逃的风险;而中国的增长率料将放缓,原因在于中国ZF的政策举措旨在让经济走上更为持续的增长轨道。
据路透社10月6日报道,世行预计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2014年和2015年的增长率将为6.9%,低于此前预测的增长7.1%。2013年该地区增长率为7.2%。世行还将该地区2016年的增长率从7.1%调降至6.8%。
世行在6日公布的最新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报告中称:“地区出口和增长将受益于高收入经济体的逐步复苏。”世行补充称,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仍将是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地区。
报告还指出,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包括全球贸易复苏慢于预期,全球利率急剧上升。报告补充说,其基本预期是基于美国货币政策有序正常化的假定得出的。
世行称,中国2014年和2015年经济增长率可能分别减缓至7.4%和7.2%,低于2013年的7.7%。2016年经济增长速度料为7.1%。世行此前预计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7.6%,2015和2016年均增长7.5%。世行就中国经济前景指出:“ZF出台措施控制地方ZF债务,遏制影子银行,并应对产能过度扩张、高能源需求和高污染问题,将会减少投资和制造业产出。”
报道称,中国经济今年在疲软开局后一直难以恢复,该国第一季经济增长率创下18个月最低。中国ZF已表示,准备容忍更慢的增长速度,以引导经济摆脱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转为依靠消费拉动。
但房地产市场迅速滑坡对整体经济的拖累越来越明显,促使中央和地方ZF加大力度扶持经济。
对于该地区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世行发表了一些谨慎的言论,称金融环境急剧收紧可能触发房价失序调整。
在中国方面,世行称,“从全国来看,中国房地产价格仍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修正,不过几个增长速度不那么快的省份房价可能承压”。
该报告补充称,整体来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规模较大国家存在严重泡沫的迹象不多,这限制了房价“大幅”修正的空间。
世行预计,因印尼和泰国经济增长减缓,2014年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从2013年的5.2%放缓至4.8%;该行并称2015年增速可能升至5.3%。
世行称,尽管该地区对资本流动反转的脆弱程度在过去一年有所下降,但印尼仍相对脆弱,因其短期外部融资需求较高。
美联储料将在明年某一时间开始升息,分析师预计如果美联储推出更积极的政策紧缩周期,那么可能将引发资本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外逃。
该报告称,2014年下半年印尼经济增长可能将受到抑制,因与商品相关的收入疲弱,ZF支出低于预期,且信贷扩张放缓。而泰国近期政治动荡局势的缓解将促使其经济恢复增长。
世行称,该地区的其他风险可能是中国经济严重放缓,但这种可能性较低,部分因为中国ZF拥有财政缓冲的手段,能够提供经济刺激,或者在出现不良贷款问题时救助银行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7 13:06:55
世行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称房价不会大幅修正(2)
2014-10-07 08:24:00来源:参考消息网责任编辑:杨宁昱

核心提示:世行称,“从全国来看,中国房地产价格仍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修正,不过几个增长速度不那么快的省份房价可能承压”。
【延伸阅读】世行发东亚经济半年报 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7.4%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电 (记者 彭大伟)世界银行6日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预计,由于ZF采取了针对金融脆弱性和结构性限制的政策以使经济走上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中国的经济增速预计在2014、2015两年将分别略微放慢至7.4%和7.2%。

报告预计,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今年经济增速将会略有放慢,但随着高收入经济体的逐步复苏刺激该地区出口,明年该地区(除中国外)增速将会逐渐回升。报告表示,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说,东亚太平洋地区仍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

报告说,东亚发展中国家预计今年增长6.9%,低于2013年的7.2%。除中国外,随着出口回升和东南亚主要经济体推进国内经济改革,预计东亚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将走出低谷,今明两年增速可达4.8%和5.3%。

伯格说:“东亚太平洋地区仍存在以更高速度增长的潜力,条件是政策制定者实施雄心勃勃的国内改革议程,包括消除国内的投资障碍,提高出口竞争力,实现公共支出的合理化。”

报告同时提醒,明显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从而可能影响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如高收入经济体、特别是欧元区和日本近期可能面临下行风险。全球金融环境可能大幅收紧,而国际和区域性地缘政治紧张可能影响增长前景。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苏迪尔·谢蒂表示,东亚地区各国应对这些风险的最佳方式是解决过去的金融和财政政策造成的脆弱性,并配合这些措施推进结构改革,提升出口竞争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13:07:48
世行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称房价不会大幅修正(3)
2014-10-07 08:24:00来源:参考消息网责任编辑:杨宁昱

核心提示:世行称,“从全国来看,中国房地产价格仍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修正,不过几个增长速度不那么快的省份房价可能承压”。

【延伸阅读】房地产下行压力令中国经济明年减速不排除硬着陆

路透上海9月23日 - 国际知名投行瑞银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周二表示,尽管中国未来仍会出台一些刺激政策,但国内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难以扭转,中国经济自今年第四季起至明年将减速前行,不排除出现硬着陆的极端情况。

她预测今年第三季和第四季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分别为7.1%和6.9%,明年全年为6.8%。她说,未来有15%的概率出现因房地产活动大幅下滑,拖累2015年中国GDP增速至5%的情形。

她解释称,与过往三次房市调整不同的是,今年来房地产市场的下滑主要原因是新增住房供应超过了内在需求,而非政策调控,而且支撑房产投资性需求的诸多因素正在消退。尽管ZF可采取放松限购或限贷等措施,但这只是可以缓和房地产下行带来的冲击,难以根本性的扭转趋势。

“房地产连续下行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的影响会继续表现出来,在金九银十之后四季度,明年整个经济会继续地减速,这是我们的一个判断。”她说。

她认为,不论9月和10月的房产销售数据如何,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开发商的首选动作应是控制地产开发节奏和加速去库存,这种收缩投资行为对经济会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据估计,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达三成。

未来中国ZF可采取的刺激政策包括:加码现有政策(基建投资、公共服务业改革、棚户区改造)、加快三四线城市的户籍改革、放松货币信贷政策(增加信贷供给、降息等)、放松房地产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地方ZF回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性房源等)。她预期,今年底前,中国或会实施降息50bp动作。

“政策可以冲销、可以抵销,可以减弱影响,但很难扭转。”她指出,“要扭转,要带动房市反弹,是很难的。”

汪涛还认为,随着前几年国内工资水平连续上涨,中国的劳动竞争力已得到非常大的削弱,人民币汇率近阶段已不能再升值了。

她预计,今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价格在6.20左右,明年底会进一步贬至6.35左右。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交易周二午后报6.1391。(完)

(来源:路透中文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13:09:09
世行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称房价不会大幅修正(4)
2014-10-07 08:24:00来源:参考消息网责任编辑:杨宁昱

核心提示:世行称,“从全国来看,中国房地产价格仍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修正,不过几个增长速度不那么快的省份房价可能承压”。

【延伸阅读】英媒盘点金融灾难十大征兆 中国经济减速入榜

据《经济学家》制作的图表预测,中国经济将于2021年超越美国。

参考消息网9月22日报道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9月21日发表题为《全球金融灾难的10个警示征兆》的报道称,当全球股市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位的时候,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来确保投资和金融安全处于良好的秩序之中。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投资者获得创纪录收益的情况可能不再持久。

虽然各国央行对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开绿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考虑到下面列出的前景,依靠这种投资战略是非常危险的。

1.中国经济减速

中国经济的增速正在放缓,这为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增加了风险。

中国8月份工业生产较前一个月下降0.4%。8月份中国的电力输出——这是衡量工业增长的一个极佳指标——按年化计算出现4年多来的首次减少,令人担心中国经济正在失去增长势头。

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令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今年8月,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几乎每个城市都出现房价下跌的现象,开创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单月下跌,也是房价连续第四个月下跌。

2.铁矿石价格下跌

来自中国钢铁业的数据坏到令人震惊。上海钢材期货已跌至历史最低位,这个部门的利润率已经减半至仅有0.3%。

鉴于中国钢铁行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今年铁矿石价格出现暴跌。基准铁矿石价格已跌至每吨83美元的五年来最低点,年内降幅达40%。

3.油价下跌

油价是全球经济增长最纯粹的晴雨表,因为它是推动几乎所有行业发展的燃料。过去的三个月里,布伦特原油价格一直在大幅下跌,达到每桶97.5美元的两年来新低,低于每桶100美元的重要心理关口。

4.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由于全球各地的需求减少,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价格都在下跌。彭博商品指数——该指数追踪全球22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已跌至五年来的最低点。

5.小盘股抛售

在英国上市的小公司股票对经济基本面更加敏感,能迅速反映出投资者的情绪。在公司业绩良好的情况下,小盘股股价下跌意味着市场上缺乏相信经济复苏会持续下去的买家,而太多卖家试图获利了结。

6.科技市场泡沫破裂

今年科技行业的股价暴跌令人触目惊心。一些曾经是股市宠儿的公司因业绩未达预期或商业模式遭到质疑等问题而遭遇股价暴跌。

7.美国量化宽松推高股市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一直在大印钞票,这些钱在股市中安家落户,带动富时(FTSE)100指数走高。

美国现在正削减其最新的债券购买计划。美联储决策委员会称,将缩减100亿美元量化宽松规模至每月150亿美元,并且可能在10月份终止债券购买计划。

8.美国股市被高估

标准普尔500指数再创新高,收于2011.36点。这意味着该指数的周期调整市盈率目前为26.6,远高于长期平均值16.5。这表明该指数被高估了60%以上。

9.股价不可能永远上涨

富时100指数的牛市现在已经持续五年多了,准确地说超过了66个月,使其成为史上排名第四长的牛市。

10.利率冲击

从明年起,美联储和英国的英格兰银行都将提高利率。就最低限度来看,债务成本增加在以借贷推动的收购中会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降低增长。

(2014-09-22 09:46: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13:10:01
世行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称房价不会大幅修正(5)
2014-10-07 08:24:00来源:参考消息网责任编辑:杨宁昱

核心提示:世行称,“从全国来看,中国房地产价格仍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修正,不过几个增长速度不那么快的省份房价可能承压”。

【延伸阅读】日媒:楼市降温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参考消息网8月27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住宅销售价格正在下跌。从今年5月到6月,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房价下跌的城市从35个增至55个。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也从5月开始连续3个月录得负增长。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8月26日刊发题为《中国不动产热终结的虚与实》一文称,国内外的新闻报道及经济分析中也开始出现“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经济崩溃”的论调。这并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首次出现调整,从2008年初到2009年上半年、2011年下半年到2013年初楼市都曾陷入低迷。但与此前两次由ZF出面抑制贷款或通过限购抑制房价的政策性因素不同,市场因素在此次调整过程中占据了较大比重。房价上涨的同时建设加速,由此导致了供应过剩,销售低迷,有意购房者开始观望,结果导致市场进一步萧条。

文章说,目前房地产市场库存量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截至6月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面积达到2.6218亿平方米,刷新历史纪录。若以目前的存销比计算,市场需要用18.1个月才能消化完这些库存。

文章认为,楼市低迷最大的问题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在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到约一半。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统计,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相关投资就占到23%,另有25%的基建投资,其余52%则主要投在提升产能方面。但从两三年前就开始出现的钢铁、玻璃、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已逐步抑制了对提升产能的投资。所以在去年,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开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日渐低迷后全世界都开始担心中国经济会不会大幅放缓。

但文章说,虽然房地产市场表现疲软,但ZF的微调措施刺激了基建领域的增长,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撑了整体投资局面的稳定。中国经济仍处在发展阶段,城镇化也在推进中,增加基建投资的余地着实不小。

文章还说,中国的ZF性债务比例在全球也处于较低水平。地方ZF财政资金短缺的问题虽令人担忧,但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结构调整后,增加了地方债的发行,加之国企民营化进程加快,还是能确保有足够财源用于基建投资的。

那么房地产市场疲软对就业问题影响几何呢?文章称,诚然,如果房地产热潮退却,那么钢铁、水泥、家具等相关行业势必受到较大影响,但中国当前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创造就业的明星行业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

文章分析,中国目前的情况与美国次贷问题推高金融业连锁破产风险之时大不相同。以中国的银行为例,大多数情况下抵押1000万元的不动产仅能得到500万元贷款。也就是说,只要房价不跌到一半以下,风险就不会波及银行。

如此看来,虽然房地产热潮的终结势必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过于悲观的看法也有失冷静。实际上在中国国内已出现冷静的观点,他们认为,房地产行业黄金期的结束应当是中国经济所乐见的。

迄今为止房地产业集中了大量资金,却未惠及实体经济。高房价支撑了投资主导型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而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这样的局面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中国所希望的。所谓增长方式转变,就是由过去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向以消费为中心的内需型经济转变。

文章称,如果对中国目前所处的产业结构转型期冷静观察便会发现,在内外齐声高唱“市场崩溃论”的背后,是那些希望ZF放宽抑制房价的政策、提供更大流动性以便通过既有增长模式维持既得利益的人。

文章最后说,房地产热潮退却这一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的标志不应被简单地与中国崩溃论联系在一起。

(2014-08-27 07:57:1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7 13:32:09
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