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70 5
2014-10-09
    导语: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和开展创新性的宽松政策已经成为潮流。从国内情况来看,央行也开展了中国式的转杠杆政策。
   中国降息已启动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六年,各国央行纷纷试图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结构性难题,救助措施力度之强史无前例,资产负债表也因此而大幅扩张。

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我们发现在表面稳健的货币政策之下,数量和价格方面的宽松工具均已经被充分使用,包括定向降准、再贷款、PSL、SLF、降低正回购利率等。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这意味着降息周期已经展开。首先,我们认为由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贷款利率已经完全放开,中国未来将与美国类似,回购利率将成为央行新的基准利率。其对信贷利率的传导机制正在形成,可以直接影响同属于货币市场的票据利率,也可以间接影响长期国开债利率、进而影响到长期贷款利率。

因而从回购利率的角度观察,央行在今年7、8月份两次下调14天正回购招标利率分别10bp、20bp,标志着降息周期已经正式展开,我们预测未来其仍将继续下调,以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

QE亦已启动

为缓解金融部门流动性短缺,同时为降低实体经济陷入衰退与通缩的风险,全球主要央行纷纷采取常规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印钞票,从常规招式“降低基准利率,接近零利率”,到突破招式“量化宽松”,再到各种以新型流动性工具为代表的创新招式,其本质都是以非常规手段实现货币超发,金融部门加杠杆。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无论是再贷款、还是PSL、SLF,其本质是央行直接给金融机构提供了基础货币,其与央行购买国债、外汇一样,均是央行印钞的不同方式。因而从4月份的10000亿PSL,到9月份5000亿SLF,均意味着中国的QE已经启动。

中国式转杠杆,道德风险仍存

去杠杆化是危机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必然过程。美国经验表明,杠杆并非被消灭,而是被消化和转移,三轮QE将杠杆转移到金融和ZF部门。

经济去杠杆、金融加杠杆。从今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增速M2的分解来看,来自居民企业部门的信贷以及来自出口部门的外汇持续萎缩,而来自于ZF和金融部门的债权在持续扩张,也印证中国经济进入到转杠杆模式,未来产能过剩的经济部门将持续去杠杆,而ZF和金融部门在央行低利率和量宽的支持下仍将加杠杆。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今年以来,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创新工具上做出了很大的进步,当前货币宽松或是唯一选择,因为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和房地产都需要去杠杆,而ZF又难以承受经济的全面萎缩,因而也需要ZF和金融部门加杠杆对冲,但代价是道德风险的继续存在。

央行需要在“救”与“不救”、“救谁”与“不救谁”、“通过市场运作”还是“直接介入”以及“道德风险”和“真实风险”之间的艰难抉择中,拿出更多的定力和创意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10 11:28:35
道德风险方面应该不成问题,,毕竟国人有学问的少,最多是一知半解。还比比较好骗的。

什么psl,slf外行人根本不懂。

甚至接下来的房地中(汇金控股的房地产融资机构)大量购买商业银行的MBS,普通人是不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0 11:37:16
当然了,如果房地中采取的是psl,那就太缺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0 18:28:43
感觉已经黔驴技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0 22:53: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1 14:51:39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