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743 8
2014-10-10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动,香港特区ZF回归后,于2001年提出“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为课程宗旨之一,明确这是“德育与公民教育”内五个核心价值之一。然而,近年研究表明,香港青少年对中国香港的国民身份认同程度依然偏低;特区ZF于2010年《施政报告》中提出设立《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却引起了2012年暑期的反国教风波,教育局更于同年10月公布搁置这科课程指引。
  香港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与终身学习学系胡少伟博士在汉斯 《教育进展 》2014年9月期刊发表的文章中表明,任何ZF都有责任去培育学生接受自己的国民身份,香港国民教育应何去何从呢?博士回顾香港推行国民身份教育的困难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加强香港国民身份教育的建议。
  他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感是不会固定不变的,它可能随着时间而增强、减弱,甚至消失。不管香港学生喜不喜欢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这改变不了他自己是中国人的一份子,香港教育界亦不可回避在学校推行国民身份认同的责任。支持推行国民教育者应鼓励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的各方面讯息;然而,因大部份香港教师受过往殖民教育所影响,至今仍未能客观地在历史文化、地理人口、政治、经济、民生和外交等方面认识当代国情,以致香港学生不但不了解内地和香港长期互惠的关系,不知不觉间亦强化了一份对内地的疏离感。正视以上不理想的情况,学校在推行国民身份教育时应向学生提供多些国家和内地社会的正反讯息,尤其是让学生认识多些涉及香港与内地合作的资料,并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空间,对作出自己对国情的理解和分析,从而使他们逐步建立和增强对中国香港国民身份的认同。
  香港学校在推行国民身份教育时面对的难度很大,其中一个困难是香港居民中有几十万人是非中国籍或是非华裔的,这些非中国籍和非华裔家长不一定喜欢其子女学习和认识当代国情。胡少伟博士指出,平衡“一国”和“两制”的港式国民身份教育,有赖香港教育界持之以恒地推行,才可改变香港学生不大认同自己国民身份的情况。
  香港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是独特的。世上不少前殖民地于ZF更替后便大力推行国民教育;然回归后,特区ZF因为要延续繁荣稳定,并没有在香港社会和学校透过反殖去建立新的国民身份。与此同时,因为香港要落实“一国两制”,港人的国民身份又与内地人的中国人身份并不完全一致,这亦令特区ZF推行国民身份教育时不可照抄内地的一套。另外,教育局以外的ZF相关部门也需分担在社会推行国民身份教育的责任,让更多港人认同自己既是一个香港公民也是一个中国人。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香港既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也作为亚洲的一个国际大城市,在香港推行国民身份教育要有国际视野,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将认识国家与全球发展结合,才可令港式包容共济的国民教育可持续地发展。为了香港社会长期稳定和港人的幸福,做好香港下一代国民身份认同的教育,是香港教育界的时代挑战!
  (文章由楼主整理自千人智库 —EWW141010CYX)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10 11:18:37
要让人主动认可,强制接受只能适得其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0 12:44:26
不得不说,香港的教育在这方面比内地强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0 12:53: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0 13:07: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0 13:08: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