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调酒是以朗姆、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作为基酒、加入果汁与其它(如可乐、柠檬等)、预先调配好的酒精含量为20%以下的酒精饮料。第一杯预调酒于1995年诞生自英国,时至今日,市场上已有较多的预调酒品牌,如锐澳(Rio)、冰锐(Breezer)、VK(VodkaKick)、吉伦达(GALLANTER)、蓝精伶(HighBlue)、动力火车(PowerStation)等。
与鸡尾酒、苏打酒一样,预调酒属于引领时尚、潮流的“另类酒”。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新一代消费者的出现,年轻消费者对于酒的需求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追求自由、个性、时尚,不喜欢高度白酒、偏好低酒精度饮品,因此预调酒一经推出即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使年龄18-35岁的新锐人士、时尚人士成为其主要目标消费群体。
在满足年轻消费者消费趋势的同时,预调酒还拥有较好的行业竞争优势,其行业进入门槛低,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有机会切割啤酒及传统饮料市场份额,以获得细分市场增量;并且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较大的市场进入和发展潜力。在全球市场上,2001年至2007年全球预调酒产量增长近100%,2010年,预调酒的全球销售量就达到4.41亿箱;在中国市场上,预调酒市场容量从2003年的2亿元迅速扩展至2014年30亿元以上,呈加速增长态势。
预调酒自诞生以来即逐步风靡全球,特别是在日本、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03年预调酒在欧洲主要的19个国家创造了销售奇迹,仅英国的销售额便超过了18亿英镑,2013年日本RTD销售收入为1,962亿日元(约118亿元人民币),销售量为1.37亿箱。
由于预调酒的基酒主要以朗姆酒、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洋酒作为基酒,因此众多洋酒生产厂家同时也会生产对应基酒的预调鸡尾酒。部分预调酒生产厂家简介如下:
图表1:部分预调酒生产厂家简介

自90年代后半期,由于以年轻人为中心的消费群体开始选择向传统和时尚创新分化,消费开始进入市场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传统和时尚创新酒种逐渐挤压其它酒种份额,其中,预调酒作为时尚创新酒种,其低酒精度、口味众多、方便饮用的特性,成功吸引了以往饮酒量较少的年轻女性和刚开始接触酒精的适龄男性饮用,逐步成为日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据三得利公司的调查,预调酒可以说是日本酒类市场中最深入生活的产品,日常饮用频率极高
日本近30年酒品消费多元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之前销量占绝对优势的啤酒消费占比大幅下降,从之前的66.45%降至31.44%;清酒从之前的23.12%降至7.41%;发泡酒和利口酒的消费占比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猛增到9.15%和23.12%。
图表2:日本传统和时尚创新酒种挤压其它酒种份额

自2009年以来,预调酒在日本市场上出现持续增长,由2009年的1717亿日元逐步升至2013年的1,962亿日元(约118亿元人民币),2013年日本预调酒销售量为1.37亿箱,按照日本2013年1.3亿人口计算,相当于年度人均消费一箱。
就竞争格局而言,在日本预调酒市场上,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为三得利、麒麟冰洁和朝日等传统强势企业。其中三得利的市场占有率达34%,麒麟冰洁的市场占有率为28%,朝日及宝酒造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1.2%和11.5%。
图表3:2013年日本RTD市场不同厂商销售占比

以朝日为例,其自2006年来葡萄酒与烧酒销售额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烧酒由2006年的570亿日元下降到2010年的480亿日元。预调酒的销售额和占比则均较为稳定,销售额2006-2010年间基本保持在300亿日元。